传统文化杂谈 > 民俗文化 >

古老的传统户外运动-踩高跷

来源:民俗文化  时间:2019-03-25 19:59:04

高跷,又叫“脚把"、“柳木腿”等。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装上脚踏板,便成了一支高跷。踩高跷就是人们把脚分别踩在丽支高跷的脚踏板上,再把高跷绑在腿上,借助高跷行走并做各种动作。

踩高跷在我国具有古老的历史。《列子•说符》篇有这样的记载: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用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两根木条绑在足胫上去朝见君主。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高跷的雏形。

踩高跷

踩高跷在唐代以前称为长跷伎。魏晋南北朝时期,踩高跷主要是作为一种杂技项目而在皇宫中表演的,至宋元以后,踩高跷才开始在民间推广。宋代,踩高跷称为“踏跷”,一般在春节、重阳登高等传统节日时举行。

到了清代,踩高跷已成为大江南北最喜闻乐见的观赏民俗活动。即使在今天,每当庆祝传统佳节时,都会在各种庙会、演出中看到高跷队的身影。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是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欢腾、奔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海城高跷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近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盛大演出,其表演独树一帜,显示出东北地区高跷秧歌的特色。

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

辽西高跷

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

苦水高高跷

甘肃省永登县苦水街高高跷,起源于元末明初,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鼓队强大阵容的引导下上街表演。苦水高高跷跷腿的高度达3至3.3米,居全国之冠。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习俗的来历、来源及形成基础

习俗的来历、来源及形成基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到自然周期性变化带来的各种制约和限...

民俗的特点、民俗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民俗的特点、民俗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民俗文化具有诸多特征,民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南少数民族的自然崇拜习俗

西南少数民族的自然崇拜习俗

自然崇拜是贵州各民族原始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崇拜方式主要...

西南少数民族结亲仪式及其特点

西南少数民族结亲仪式及其特点

结亲是婚礼中最隆重的礼仪,它包括送亲、迎亲和婚仪三个方面...

少数民族诞生礼的信仰与禁忌

少数民族诞生礼的信仰与禁忌

(1)苗族。苗族认为告央乃掌管生命之神。婚后不育的妇女,是告...

西南少数民族婚礼的禁忌

西南少数民族婚礼的禁忌

(1)苗族。剑河县下岩寨苗族结亲不忌姓氏(指汉姓),只忌同宗...

我国不同地方的满月剃头习俗

我国不同地方的满月剃头习俗

在浙江绍兴一带,满月剃头时外婆家要送各色礼物,其中必有圆...

苏州地区婴儿满月的剃头习俗

苏州地区婴儿满月的剃头习俗

在江苏苏州民间,旧时习俗对小孩的剃头极为重视,十分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