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传统文学 > 文学常识 >

马王堆,令人惊叹的西汉丝绸宝库

来源:文学常识  时间:2018-04-11 18:11:08

“当人们对历史感到困惑的时候,考古总会给人以惊喜。”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正是这样一个“给人以莫大惊喜”的考古发现。1972年因此成为中国丝绸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它开创了中国丝绸考古的新天地。

1972至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西汉墓,共分为l号墓、2号墓和3号墓。其地理位置在长沙市东郊五里牌外,距市区约4公里。马王堆是西汉轶侯家族的墓地。在三个墓中,2号墓早在唐代被盗,3号墓因白膏泥密封不严,墓主仅存尸骨。只有1号墓不仅规模最为宏大,且保存也极为完好。

马王堆之所以名满天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出土了一具历经两千年而不朽的西汉女尸。据《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记载,这位丞相夫人出土时,可谓花团锦簇,煊赫一时。脸上覆盖着酱色织锦和素绢•两手紧握绣花绢面、盛满香料的香囊,手上还有一副绣有“千金”字样的“信期绣”手套,足穿绢袜和青丝履,内穿“信期绣”罗绮丝绵袍,外套细麻布单衣,然后从头到脚包裹着各式丝麻织物共18层,横扎9道丝带,最后覆盖工艺精湛的敷彩黄丝绵袍和“长寿绣”绛红绢绵袍各一件,一共是20层包裹。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厚葬了。

在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数量极大,仅l号汉墓内出土的纺织品和衣物就多达200余种。墓内的竹筒中盛满了各类纺织品,成件衣物58件,且有遗册相随,其中有:衣裙、鞋袜、露指式手套、香囊、绣枕、镜袋、瑟衣等汉代贵族生活起居用物。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质量之高,都是过去罕见的。

轻薄如纸的素纱禅衣是一种没有里的单衣,以华美的绒圈锦作为衣襟的贴边,一般穿在长袍的外面。这件国宝级单衣仅重49克,充分体现了西汉高超的缫丝技术。目前现有的复制技术还达不到它的重量。

几种属于经二重提花物的绒圈锦也非常令人称道。这种锦花型层次分明,纹样极具立体效果,外观华丽。在墓中出土的衣物中,主要用于衣衾的贴边、瑟衣、竽衣和绣枕的两侧。从图案上看,这种锦其实是双色的大几何纹做地,高圈的散点几何纹做花的两个层次的结合,一明一暗,一主一次,风格一致,上下呼应,显示了当时高超的设计水平。

马王堆出土的“朱红杯纹四经绞罗”代表了汉初织制绞罗织物的高超技艺。汉代文献《释名》记载:“绮有杯文者,因其形如杯而称为杯文。”当时的耳杯为椭圆形,两侧带耳,方便手捧。将之反映到丝织品的纹样上来,耳杯的圆弧则变成了直线。从战国至西汉初年出土的墓葬,尤其是马王堆l号汉墓中发掘的绮织物(一种在平纹地上起花的织物)和罗织物来看,其中大量的由对称锯齿骨架组成的几何纹样,可能就是当时所称的杯纹。出土的这件朱红杯纹罗,用的是四经绞地上起二经绞花的复杂罗结构。这种结构的罗始创于商代,在战国、秦汉时得到广泛应用,并一直流行到唐宋时期。用以染色的朱砂是采用先进豹研磨技术将其制成极细的颗粒,再敷在织物上的。十分可惜,四经绞罗与这种朱砂染色技术如今已经失传。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欧洲的巨石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欧洲的巨石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英国伦敦以两约140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小镇附近有一处平坦的高地...

欧洲天主教教堂的历史变迁

欧洲天主教教堂的历史变迁

在各种宗教建筑景观中,天主教的教堂具有特殊地位。这些教堂...

玛雅文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玛雅文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玛雅文明被发现以来,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他们纷纷涌向这片...

玛雅文明较其他古代文明的不同之处

玛雅文明较其他古代文明的不同之处

玛雅文明在16世纪前已走向衰落,接近尾声。西班牙人入侵后又...

玛雅文明的重要遗址--算蒂卡尔

玛雅文明的重要遗址--算蒂卡尔

在玛雅已发现的200多处遗址中,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要算蒂卡尔...

玛雅文明是怎样被发现的

玛雅文明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世界的文明古国大多出现在副热带的干旱地区与温带的森林地...

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

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

虽然金字塔是象征着埃及的古老文明,但其实在埃及的金字塔数...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表达与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