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史学参考 >

古代的书简(竹简)是个什么样子?

来源:史学参考  时间:2019-09-02 22:34:36

春秋后期,各家学派兴起,孔子修订六经,打破了官府垄断著述权的做法。虽然许多书都散佚了,但这时书籍的繁盛是可以想见的。那么,那时的书籍是个什么样子呢?

古代的书简

据史料记载,当时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策,三分居一,又谦焉。可见儒学正统经书的地位, 《孝经》、《论语》二书当时还未提高到经学的地位,属子书,所以用短简写。战国时,八寸为一尺,因而把法律称作“三尺书”,把子书和传记称作“史书”或“短书”。汉朝的简,最长的二尺,其次一尺五寸,再次一尺,最小的五寸。

简上是用墨写的字,有的简是用漆写的。陶宗仪《辍耕录》上说: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

《后汉书•杜林传》记载:先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十卷。从这些记载中,可以想见古时先用漆,然后用墨,有时漆墨并用,所以写错了可以削去。 “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是以刀削简牍,削是改动,笔是增添,古时官吏随身佩戴笔袋,内盛刀笔,人们便称之为“刀笔吏”。

简牍上的字体也因历史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简策是传抄的,而古今字体又有多种变化。传抄时,当代人又往往将古体字变成今体字,好像我们今天印制古籍时把繁体字印成简体字一样,汉代人就常常把战国时的字体改写成当时通行的隶书。因而很难在字体上确定简策的时代。

简策用绳编排连贯起来,编绳留有多余的部分,即把简卷起来,用多余绳头捆束。最前面留下两根空白的简作保护,称为“赘简”,赘简背面写上书名或篇名,这就是后世书籍封面的起源。一部书往往一束捆不完,便分成两束,即称之为上编和下编,简的外面再用布帛或竹帘包起来,称它为“帙”,成语“卷帙浩瀚”即由此而生。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是代表该时段中的北方5个政权。可是,当时的南方则出现分...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意欲南下统一中国之时,南方益、荆、扬三...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这段群雄并立,相互征战的历史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曹操南下荆州,促进了孙、刘两家联合对曹。赤壁之战,曹操的...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从占有的地域来说,魏占有全国13个州的9个州,而东吴只占3个,...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过去读诗时,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和羌笛何...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从秦汉开始,首都大多在现今的西安,而后逐渐东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