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史学参考 >

让晚清统治者看着烦又离不开的湘军

来源:史学参考  时间:2020-02-20 11:08:47

湘军最初的身份与后来我们所知道的还乡团地方武装这种蹩脚的货色差不多,它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大清朝两大军事力量的衰弱。在与气贯长虹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对垒过程中,由满族人组成的八旗兵和汉族人组成的绿林兵被泥腿子们打得形同丧家之犬溃不成军,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太平军就建立起了一个据有东南半壁河山的强大政权,以这块中国最为富饶的地盘为根据地,兵精粮足的农民政权随时有可能把满洲人统统打发到西天去取经。

湘军

既然八旗兵和绿林兵如此窝囊无用、不堪重任,为江山社稷着想,清政府只好在“扶不起的阿斗”之外另选高明了。这种情况下湘军在曾国藩的筹建下粉墨登场了。为此清政府少不得忍痛掏了一大把银子出来。

湘军是大清帝国最后的一张王牌。如果满族人手里没有这张王牌,而太平天国内部又不发生激烈的内讧的话,那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于是,汉人不能掌握兵权的大清帝国治国纲领被湘军彻底地改变了。现在,不仅一大批湖南人手握重兵举足轻重,而且在湘江两岸的土地上,三湘子弟们纷纷跃跃欲试以穿上一身戎装为荣,他们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众多的湖南同乡那样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捞个一官半职来当当,自己露脸不说,而且还可以光宗耀祖为家族争得荣誉。

镇压太平天国后湘军人数最多时达到了20万,有这支装备精良的大军的支持,曾国藩完全可以黄袍加身与满族人分庭抗礼,事实上这支军队的力量在当时无人可挡,许多心腹之人已在暗地里为他出谋划策,清政府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种尾大不掉的情况令他们心惊肉跳,慌忙下达诏书敦促裁军。

以《三国演义》为行军布阵指导思想的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他也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他意识到太平天国已彻底失败了,但是曾国藩手中的力量却足以推翻满族人的黑暗统治另外创立一个汉族人的王朝,他想起了蜀国灭亡后姜维曾经假装投降魏国将领钟会起兵反叛的故事,他决定效法姜维假装投降曾国藩继续反叛清朝。可惜曾国藩没有钟会那么大的豹子胆,也没有钟会那么强烈的个人野心,他心甘情愿地充当清廷忠实的走狗对湘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

满族皇室对湘军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们不能没有这支能征善战之师的保护,不能指望整天提着鸟笼泡茶馆泡妞的八旗兵会有什么出息,另一方面,他们充满了养虎为患的忧虑,一支如此强大的军队一旦发生哗变其后果不言而喻,湘军斗不过洋鬼子,但打八旗兵则是牛刀杀鸡绰绰有余。1864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一场专门针对湘军的裁军计划便出台了。

清政府的担心确实很有道理。几十年之后,在曾经挽求过大清帝国的湘军中,众多出身贫寒经受过战争考验的中下级军官及士兵成了这个王朝最激烈的掘墓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是代表该时段中的北方5个政权。可是,当时的南方则出现分...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意欲南下统一中国之时,南方益、荆、扬三...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这段群雄并立,相互征战的历史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曹操南下荆州,促进了孙、刘两家联合对曹。赤壁之战,曹操的...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从占有的地域来说,魏占有全国13个州的9个州,而东吴只占3个,...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过去读诗时,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和羌笛何...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从秦汉开始,首都大多在现今的西安,而后逐渐东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