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历史研究 >

秦汉之际众豪杰为何有名无字?

来源:历史研究  时间:2019-02-18 20:31:26

人们习惯并称“姓氏,名字”,一般容易误解,把“姓氏一等同于“姓”,把“名字”等同于“名”。实际上,在古代姓与氏有区别(前文已经介绍过),名与字也有区别。如。孔子,名丘,字仲尼。

按照《左传》和《史记》等文献记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历史人物都有名、有字。但是在秦末农民起义以及楚汉相争、群雄并起的年代里,陈胜,吴广,乃至汉高祖刘邦及其手下一大批谋臣武将,如韩信,萧何、陈平、樊哙、灌婴、周勃、英布等人往往是有名无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字”是贵族阶层专有的。周代贵族男子,到20岁(一说19岁,即虚岁20)的时候,被认为已经成年,由父亲在宗庙里为他主持“冠礼”。《仪礼》一书,首篇就是“士冠礼”的规定。

行冠礼之前,必须先筮日(选定行冠礼的吉日)、筮宾(选定为冠者举行冠礼的贵宾)。行礼时,冠者束上头发(结发),先由贵宾加冠三次。第一次是加“缁布冠”,即用黑色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劳心者治人”的特权,第二次加“皮弁”,即用白鹿皮做的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即赤黑色的平顶帽子,是祭祀时戴的,表示从此有资格参与祭祀祖宗。

三次加冠完毕,来宾敬酒,然后引去见母亲;这时,由来宾取“字”,其“字辞”云:“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爱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意思说:“在这个吉祥的日期,典礼仪式都准备好了。让我宣布你的‘字’。这‘字’很美好,适合于俊杰之士,请你永久地保留使用它!,然后去见兄弟、姑姊。最后戴上礼帽、穿上礼服、拿着礼品,走出家门,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

贵族男子20岁,结发加冠取“字”以后,社会就承认他成年为“士”,可以娶妻安家,正式参加社会活动。贵族女子在15岁时举行“笄礼”,就是在头顶上盘成发髻,以区别于童年的发式,加上簪子,取“字”,表示可以许嫁婚配。

古代贵族的名和字,使用的场合不同;

(1)尊称对方时,用字不用名;

(2)谦称自己时,用名不用字;

(3)长辈对晚辈,或位高者对位卑者,只称其名而不称字。

古代贵族死后,一般忌称其名,而称其字或谥号、庙号。但在周代,也有子孙用祖父(王父)及父亲的字或名作为“氏”的。可见当时并无“名讳”之陋习。

有了上面的知识,你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陈胜、吴广、刘邦、韩信……这些英雄人物“有名无字”了。据(史记)所载,陈胜、吴广都是普通农民;刘邦原来是一个小吏;萧何为沛县县令的助手(文书);樊哙“以屠狗为事”,职业为卖狗肉的;灌婴乃“睢阳贩缯者也”,即卖丝织品的小贩;周勃“以织箔曲为生”,是编织养蚕用具的,韩信出身“布衣”,“常从人寄食饮”,也就是无业游民……原来他们都来自社会下层,当然就没有资格在20岁时“取字”行“冠礼”为士了。

不过,谋臣张良有字——“子房’,因为他出身子韩国贵族;楚霸王项羽,名籍,字羽,是楚国将军项燕的孙子,当然也出自名门了。

汉朝的开国元勋们虽然本人“有名无字”,但他们的子孙都成了“有字之士”,即上升为贵族。从此以后,一般的文人也都“有名有字”了。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上面曾经说过,就在十六国时期肇始之时,今陕西境内已经有鲜...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据档案记载,抗战前夕,中国先后邀请过100多名德国现役或退役...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1949年1月,刘亚楼担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位于北京郊区,始建于明朝,原名永通桥,因为距离通州...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共...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孝庄太后的出生简介:她出生于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