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历史研究 >

科举-古代知识分子们是如何步入官场的

来源:历史研究  时间:2020-02-22 11:57:45

现在,学校里流传着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一句话道出了学生们最关注的话题——考试,而考试中最让学生关注的非高考莫属了。那么古人是否也有高考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的“高考”吧。

古代的“高考”-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最初的科举制其实就是朝廷通过分科考试,由普通民众自愿报名,最终按照考试成绩对人才进行选拔并授予官职的制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学无术”的“权二代”做官。

科举的好处在于:一、分科举士,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得有实实在在的才学,而不在是那些孝廉、贤良之类概念模糊的题目;二、严格的考试,想当官的话,不再是经过选择推荐,只要你身家清白,就可以报名应试。

科举制的实行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以及任用官员,这种制度有效防止了有人蒙混过关进入官场滥竽充数的情况,同时也向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进入仕途的机会,在后来的一些复试、誊录、糊名等一些完善措施出台后,还有效地防止了作弊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在任选人才的时候不受外界的干扰。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们推举人才时的主观因素,体现出了任人唯贤的态度,淡化了人才的出身状况,使得封建官场开始对社会的每一个人(当然指的是男子)都敞开了大门,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科举制产生之后,的确有一批来自民间的有为之士涌现出来。这种做法大大拓宽了朝廷官员的来源,同时也扩展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

科举制对上层阶级的稳固统治作用巨大,对下层民众同样影响深远。以前普通百姓基本上没有做官的机会,他们只能靠劳动力养家糊口,知识对他们而言,可有可无。当科举制出现以后,普通民众看到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了能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而发扬了“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精神,这在无形中提高了社会民众的文化水平,统治者在无形中对民众起到了教化作用。

对中下层社会的人民来说,科举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甚至名垂青史的机会。而且也使得民间一些有学识的人能找到一个报效国家的契机,有效地巩固了国家的安定统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科举制的推行主体是统治阶级,所以要考什么不考什么,重点考什么忽略什么,全由统治者说了算,这就可以让统治者为民众划分一个知识、思想范围,对于控制人民思想有着很大的作用,很好地维护了自身的统治。

但是很多统治者过于束缚、控制知识分子思想的行为,反而影响了自己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将科举制的考试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段落组成,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内容、题目多来自于四书五经,就是以孔子的思想去写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束缚了他们对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思考和创新。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上面曾经说过,就在十六国时期肇始之时,今陕西境内已经有鲜...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据档案记载,抗战前夕,中国先后邀请过100多名德国现役或退役...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1949年1月,刘亚楼担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位于北京郊区,始建于明朝,原名永通桥,因为距离通州...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共...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孝庄太后的出生简介:她出生于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