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分布在河岸两旁的峭壁上,南北长约1千米。奉先寺中的卢舍那雕像是龙门石窟造像的杰出代表,它总高17. 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龙门石窟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开始动工,经过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诸朝大力营造,到了唐太宗至玄宗时期,由于太平公主和武则天崇尚佛教,龙门石窟又迎来了开凿的第二次高峰。它现在已是一个拥有石窟1352个,佛龛750个,造像10万尊,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块,佛塔40余座的大规模石窟群。数量之多位居全国各石窟之首,其气魄之博大,蕴涵之深邃,雕刻之精湛,堪称世界雕塑艺术宝库中光彩夺目的奇葩。
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的人为的盗凿破坏十分严重。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使石窟蒙难。清末和民国初年的游记史料记载了当时石窟造像被盗严重。此外,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由于战乱管理空虚,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龙门石窟造像受到了疯狂的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