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
福陵初建于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康熙、乾隆两朝又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增修,占地194800平方米。它前临浑河,后倚天柱山,万松耸翠,大殿凌云,构成独具风格的帝王山陵。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地势由南向北依次渐高,整个建筑也因此可分为三大部分:
最南面即“一百零八磴”之下为陵园第一部分,以正红门为主体,由南往北,依次整齐地排列着下马碑、石狮、石雕华表和石牌坊。门内的神道两侧,苍松之间,又排列着成对的狮、马、驼、虎等石雕。
陵园建筑的第二部分是“一百零八蹬”。所谓“一百零八磴”就是利用天然地形用砖砌的108级台阶,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登石阶,过石桥,正中为重檐歇山式牌楼一座,内立康熙皇帝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刻成。碑楼左右有祭祀用的茶果房、涤器房、省牲亭、斋班房等建筑。
第三部分是陵寝的主体部分,筑有方城,雄踞山上,城四角有角楼。南面正中为隆恩门,上有三滴水歇山式门楼;北面为明楼,中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一通;正中的建筑为隆恩殿,坐落在须弥座式大型台基上,气势宏伟,并辅之以东、西配殿。正殿后有石柱门和石五供,殿前设焚帛亭。方城后为月牙形的宝城,也称月牙城,上为宝顶,下面就是埋葬死者的地宫。
福陵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
福陵自1929年起被代奉天省政府辟作公园,因其位于市区的东部而得名东陵,目前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
福陵川萦山拱,古松参天,环境幽静肃穆,建筑气势磅礴,是女真族独特的山城风格与中国传统的帝王陵墓建筑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