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打仗往往也讲“礼”。你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宋襄公进攻郑国时,楚国相救,反攻宋国。双方在泓水(古河名,约在今河南柘城西北)相遇。楚军开始渡泓河时,宋军部将目夷建议:“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时发起进攻,肯定能赢!”宋襄公听了直摇头:“哎,不行!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的时候搞袭击呢?”
楚军过河了,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催促:“可以进攻了,再不进攻迟了!”宋襄公坚持说:“还是等他们列好阵吧!”等楚军布好阵,蜂拥冲来,大败宋军。为此,宋襄公被人嘲笑千古。这表明当时才开始“礼崩乐坏”,在此之前宋襄公此举肯定会大获赞美。
夏代少康时代打仗,应该双方都像宋襄公一样“仁义之师”,而不应该有什么“袭击”之类的阴谋诡计。所以,当少康创造性使用“间谍”这样一种战术时,出乎敌人的预料,很容易打他个措手不及,反败为胜。
不过,在那个所谓的少康中兴之世,我们倒是无意看到:篡权、怠政、好酒贪色、玩物丧志、偷情、美人计、恩将仇报、阴谋、屠杀、酷刑、吃人……这些后世常见的丑恶在那个时代居然早有了!由此可见,那个时代并不是儒家想象那般美好,“礼崩乐坏”并不是孔子时代才开始;或者说并不存在所谓“礼崩乐坏”这回事,因为远古并不存在什么礼乐文明,越早期的人类会越多地带有兽性才是吧?
不过,宋襄公这故事跟少康复国的史实有些矛盾:早在夏朝就充满阴谋诡计了,到春秋还会有宋襄公那样迂腐的战争吗?或者说:宋襄公时代还如此文明,夏朝何至于那般丑恶?两者必居其一?
世界古代史专家晏绍祥指出:最早谈及“道德滑坡”问题的,是雅典享有“最无偏见的历史学家”之誉的修昔底德。修昔底德与孔子差不多时代。当罗马共和国进入最后一代时,罗马人也开始讨论他们的道德崩溃问题。
到近代早期的欧洲,特别是17和18世纪,欧洲人对古代的道德也开始产生浓厚兴趣,并且把古代共和国的存在与发展,与古代人的所谓美德联系起来。所谓古代道德高尚,其实不过是人们因为对现状不满,把古代理想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