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传统文学 > 文学常识 >

篆文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

来源:文学常识  时间:2020-02-18 20:49:43

周平王迁都后的数百年里,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诸侯分立、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和七国争雄、连年战争的战国时期。到了战国末期,因为各地区文化上的差异加大,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出现了语言文字都不相通的情况,“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严重影响了战国时期各地区人民的交流。

从西周末年开始到战国末期,秦国通行的文字要比此前的甲骨文、金文等文字都线条柔和、精简生动,并且逐步脱离了原始图画形态,变得比六国文字更为规范、系统。

《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一句话:“《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这种字体也就由此定名为“大篆”,同时,因为这种文字被著录于字书《史籀篇》中,所以形态,变得比六国文字更为规范、系统。

《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一句话:“《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这种字体也就由此定名为“大篆”,同时,因为这种文字被著录于字书《史籀篇》中,所以这种文字又被称为“籀文”。许慎根据《史籀篇》,收录了籀文225个,保存在《说文解字》当中。被认为是大篆真迹的还有“石鼓文”。

唐朝初年,在陕西天兴县陈仓南部出土了十个直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类似鼓一样的石敦子。上面刻着十首四言诗。据专家考证,这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韦应物认为这些石头的形状像鼓,所以应该把上面刻写的文字称为“石鼓文”。

因为大篆字体起源于西周后期的文字,所以大篆的字体仍然保留有苍劲浑厚的用笔方法,字体结构完整,整体已经趋向于方正,笔画圆润,线条粗细均匀,但字体比较繁复,偏旁常常会有重叠现象,书写起来有些不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为了便于统治,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改革,“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说文解字•叙》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李斯作《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根据这一记载,李斯继承了西周的文化,在“金文”、“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摒除重复,开创出简便的新字体,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当时这种字体人称“秦篆”,后人也称之为“小篆”,目的是为了与“大篆”相区别。

相比起来,小篆要比甲骨文、金文、大篆都要简化,线条更为圆滑,字体好像被竖直地拉长了,整个字已经逐渐趋于方块化,这为后来演化发展出来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诸多字体提供了发展基础,可谓汉字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欧洲的巨石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欧洲的巨石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英国伦敦以两约140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小镇附近有一处平坦的高地...

欧洲天主教教堂的历史变迁

欧洲天主教教堂的历史变迁

在各种宗教建筑景观中,天主教的教堂具有特殊地位。这些教堂...

玛雅文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玛雅文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玛雅文明被发现以来,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他们纷纷涌向这片...

玛雅文明较其他古代文明的不同之处

玛雅文明较其他古代文明的不同之处

玛雅文明在16世纪前已走向衰落,接近尾声。西班牙人入侵后又...

玛雅文明的重要遗址--算蒂卡尔

玛雅文明的重要遗址--算蒂卡尔

在玛雅已发现的200多处遗址中,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要算蒂卡尔...

玛雅文明是怎样被发现的

玛雅文明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世界的文明古国大多出现在副热带的干旱地区与温带的森林地...

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

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

虽然金字塔是象征着埃及的古老文明,但其实在埃及的金字塔数...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表达与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