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史学参考 >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唐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来源:史学参考  时间:2018-05-29 16:42:10

科举制度是我国政治史上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创始于隋朝,在唐朝被制度化,并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于清朝末年被废除,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两大类。

先说常科。常科一般一年举行一次,所以又叫岁举。科目有进士、明经等五十余种,其中最为荣耀,最被世人看得起是进士科。进士试分两级进行。初级试是县府试,即考生县试及格后送府试。府试及格的考生称为举人(不同明清时期的科举举人),首名称为解头(或解元)。解元由各州府解送至京城尚书省参加省试(唐朝后期由礼部主持考试,故又称礼部试)。省试及第者,即为进士。进士的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唐代的进士有别于宋及以后各朝的地方是,唐人中进士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立即走上仕途,还需参加吏部主持的考试即关试,又叫释褐(脱去百姓穿的粗麻衣)试。关试后,尚需等待一段时间(即所谓的“守选”)才能取得一官半职。州府试的考试中,长安京兆府试的地位特别重要,京兆府试合格,则省试及第就大致有望。据《唐诗纪事》载,京兆解头在省试中落第的,整个唐代只有九人(卷六十五),因此,京兆解头的争夺十分激烈。而能成为状元,更是朝野上下,万人注目。

再说制科。制科是以皇帝的名义举行的考试,时称廷试或殿试。其特点一是非固定性。它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科目,科目与时间都没有固定。二是科目繁多。据《唐会要》卷76《制科举》有63个科目,《云麓漫钞》则记有108科。三是仕进前景。按唐代惯例,制科及第,即可授官并且升迁得也比较快,所以在唐代,有常科及第后再参加制科考试的,相反的情况却没有。

最后说说宏词科。宏词科的全称是博学宏词科,它原本是制科中的一种,但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起,就从制科中分离出来了,而成了科目选中的一科,每岁录取人数不超过三人。科目选和科举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主要区别是:科目选是由吏部主持,是选官制度的一部分,而科举则是由礼部主持,是出身资格的考试,只有有出身、有官者才能赴科目选。白身人只能参加科举。进士及第后,又宏词登科,则能在仕途上迅速升迁。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是代表该时段中的北方5个政权。可是,当时的南方则出现分...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意欲南下统一中国之时,南方益、荆、扬三...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这段群雄并立,相互征战的历史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曹操南下荆州,促进了孙、刘两家联合对曹。赤壁之战,曹操的...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从占有的地域来说,魏占有全国13个州的9个州,而东吴只占3个,...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过去读诗时,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和羌笛何...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从秦汉开始,首都大多在现今的西安,而后逐渐东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