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传统文学 > 成语典故 >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古代先哲们是怎样理解

来源:成语典故  时间:2019-02-05 22:38:44

格物致知的概念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又称“格致”。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按照现代解释,格物致知的意思应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总结为理性知识。通俗来说,就是求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虽是儒家的道德哲学命题,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并不相同。宋代理学家朱熹理解的“物”指“天下之物”,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故“凡天下之物,都应因其已知之理而日加穷究,以求达到其极点。天长日久,一旦豁然贯通,对众物的表里精粗就会无不知晓,而我心也就无不明朗。”

同是理学家的陆九渊则颇不赞同,他理解的“格物致知”为“格去物欲”而求得天理。

格物致知的意思

到了明代,王守仁也反对朱熹的“即物穷理”,他认为:“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遂改“格物致知”为“致知格物”:“致知”指“致良知”,“格物”指“正物”,即“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知”指“致良知”,“格物”指“正物”,即“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将“良知”贯彻于万事万物当中。简而言之,朱熹强调“道问学”,主张从宇宙回到我心;陆(九渊)王(守仁)则强调“尊德性”,主张由我心推及宇宙万物。两者的目的其实并无本质的不同,都主张个人的道德修为,都不是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

由于对“格物致知”理解的大相径庭,这一命题最后成为了宋明儒学的一大公案。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大材小用的意思与故事

大材小用的意思与故事

大材小用的意思是:把大的材料用于小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

爱屋及乌是什么意思,爱屋及乌的故事

爱屋及乌是什么意思,爱屋及乌的故事

爱屋及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i wū j wū,意思是因为爱一个...

哀鸿遍野的意思是什么,哀鸿遍野的故事

哀鸿遍野的意思是什么,哀鸿遍野的故事

哀鸿:哀鸣的鸿雁;遍;到处。野:田野,郊外。比喻啼饥号寒...

大公无私的意思是什么,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

大公无私的意思是什么,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

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祁奚。 大公无私基本意思是:指办事公平正...

打草惊蛇的意思是什么,打草惊蛇的故事

打草惊蛇的意思是什么,打草惊蛇的故事

打草惊蛇的意思是: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

唇亡齿寒的故事,唇亡齿寒出自哪里

唇亡齿寒的故事,唇亡齿寒出自哪里

唇亡齿寒,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

车水马龙的故事

车水马龙的故事

车水马龙的出处: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灌龙门上,见...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什么,草木皆兵的故事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什么,草木皆兵的故事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