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本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黄道起源于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希腊,又从希腊传入印度。隋唐时,这一概念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了中国。当时中国天文历法已经有了发展成熟的二十八宿星象体系,因此,黄道十二宫传入之后,对中国传统天文学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直到明朝末期,基督教传教士把大量西方天文学知识介绍进中国,黄道十二宫才逐渐被广泛应用。黄道十二宫星座分布的位置和中国太阳历(夏历,也是民间所说的阴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的分布是一样,也正是这个原因,黄道十二宫才融入了中国的天文学之中,在农耕、气象预测等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称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气象预测上来解释的。古人做任何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天时”一说,很大程度上包括气象条件在内。所以,通过看“黄道吉日”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还是颇有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