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前,进行一次彻底的扫除,这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之一。腊月二十四日扫房是河北民间非常普遍的民俗事象。这一天要大开门窗,被褥衣物、炕席铺草都要拿出去晒一晒,掸掸尘土。桌椅箱柜,能抬出去的一定抬出去见见太阳光。大家具不便抬出的,也要挪挪地方,以便彻底打扫房顶、屋角、炕上等处的尘土污物,凡能擦洗的都要擦洗一遍。
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家家户户开始“蒸”,就是要蒸春节期间吃的馒头、肉馅素馅包子等干粮,上供用的花糕、枣山和面刺猬。花糕的蒸法是,和好白发面后,把一个馒头的面剂擀成厚厚的圆面饼,上面摆上红枣,盖上一个同样的圆面饼。在上层面饼上面中央安放细面条做成的花瓣,或轧有花纹的小面片花,上面放一个红枣,蒸熟即成。“糕”与高谐音,蒸花糕有盼望年年、步步升高的意思。面刺猬的蒸法是,用面剂揉成个大致形状后,在脸部安两个黑豆当眼睛,用剪刀在其身上剪一些三角状的刺儿,背上驮小面团的是公的,小面团象征金银财宝。不驮面团的是母的。把两只刺猬放在门头上,让它往家里驮金银财宝。冀南农村的传统习惯是,正月里一般不再蒸干粮,所以年前蒸的要保证差不多吃一正月。河北民众好胜心强,这里蒸还有蒸蒸日上的意思。俗话说,“不蒸馒头也要蒸(争)口气”,“蒸”和争是同音字。当然蒸得多了容易发霉,造成浪费。
蒸了馒头,紧接着是杀猪宰羊、煮肉、炸丸子、炸焦叶、蒸豆腐、炸豆腐、洗海带等,这些活需两三天才能完成。
妇女在“蒸”的同时,男人则要赶集(临近春节时的集市)买年货。主要是鞭炮、烟花、糖茶、香烛、纸箔、年画、吊笺、衣服鞋帽、柿饼核桃、花生水果、香烟酒类、干鲜蔬菜等一切春节要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