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生礼仪习俗的稳定性。人生礼仪是社会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礼仪习俗可以看出人们的心理期待与对文化人格的要求。我国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生礼仪民俗惯制,比如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葬礼等。传统社会中的人生礼仪总是以家族为依托,同时也反映出该家族社会能量的大小。
此外,民俗的稳定性特征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饮食、服饰、经济生产、游艺等方面。
除了稳定性,民俗文化也辩证地存在变异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民俗也不例外。它总是沿着曲折的轨迹向前发展变化。在这种变异过程中,有的形变,有的质变,有的自然消失而成为民俗的陈迹。比如在上古社会,人们茹毛饮血、生用食物。自从发现并利用火以后,人们的饮食习俗即发生了巨大变异:由生到熟、由粗到精、由简到繁,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日常饮食、节令饮食、礼仪饮食等。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外国的食品和饮食方式进入了我国的饮食领域。民俗的变异性还表现在横向的扩展之中。同一种民俗在不同地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别是有的民俗是靠人们口耳相传的,就更容易产生变异。
一般说来,民俗的变异有三种情况。一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异,比如“拜年”这一古俗,古代拜年是必须下跪而拜的,现在一般是口头招呼或握手言吉,下跪拜年的几乎没有了。还有“行冠礼”,旧时行此仪礼时,确实要预备一顶黑色帽子,由族长或长辈戴到头上。现在极少行此礼仪,但也有青年学子集体举手宣誓,表示自己已经成年了。二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古时完全是为了驱邪和祭祀水神,后来加入了纪念屈原的成分,现在这两种成分都大为减弱,有的完全成了体育竞赛项目。三是在变异过程中,有的民俗走向消亡。比如在古时影响较大的“寒食节”,最早要求民间禁火百日,后为禁火三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对火的信仰的淡化,这一古俗渐次消亡了。又如旧时代摧残妇女的“缠足”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恶俗早已被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