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彝族的青年男女社交和恋爱是自由的,但婚姻大多数要受家庭的干预,婚姻缔结的历程包括提亲、合婚、定亲、接亲、回门等传统礼仪。
在接亲的过程中不同支系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礼仪习惯,各具特色。如凉山、楚雄、红河一带,姑娘出嫁时与女伴伤心痛哭,同唱伤感的《哭嫁歌》,以示对父母、同伴的依恋;小凉山彝族男家要选派未婚小伙子去女家接亲,头一天晚上,小伙子是在女方村寨里的姑娘们向其展开的猛烈的水战中度过。晨曦来临,“抢亲”开始了!一群小伙子上前“争抢”姑娘们护拥着的新娘。小伙子们抢到新娘背着便跑,越过一二里山路才放下徒步缓行。
彝良诺苏人接亲时女家的人有权用棍子击打接亲者,晚上女方的青年可以抹黑接亲人的脸。有的支系新娘新郎在新婚之夜要“打斗”,第二天新郎身上的伤痕越多表示婚事越美满,新娘越贤惠,否则会被认为新娘无教养而受到嘲笑。
大部分彝区有“喝喜酒”(也称为“结亲酒”)的习俗。凡娶亲嫁女,在庭院里或者场坝上,用树枝叶搭起一个大棚,俗称“青棚”。棚内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松针),象征吉祥,主要供客人饮酒、吸烟、闲坐、吃饭。
当然也有一些支系的婚礼比较简单。如彝族支系拉乌人结婚是既简便又节约的,男女情投意合,两人相约一起到山上各砍一背篓好柴双双背到女家,女方父母就知道小伙子是自己的女婿了。
一两天后,双双又到男家落宿,男家的父母也知道这姑娘足自己的儿媳。彝族支系阿细的男女青年的恋爱和婚姻都是自由的,小伙子找到了称心满意的姑娘,一不要送礼,二不需请客,只要在约定的日子,到两个寨子的中间把心爱的姑娘领回家来。到了晚上,闻讯的小伙子们便来闹洞房,新郎拿出烟、茶来招待。大家欢乐地唱唱歌,说说笑,闹到深夜,婚礼便结束了。第二天早晨,新郎便领着新娘来认父母,下午,跟着新娘回娘家,去认岳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