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汉书•地理志》载,古代黎族“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这种“贯头”式的服装,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可见到,但大部分黎胞已改着汉装,只有妇女还保留着筒裙的习惯。
其衣饰变化规律大致如下:上衣方面,从无领无扣贯首到无领无扣开胸对襟,再到有领有扣右襟;下裳方面,从短筒到氏简到裤子。妇女多束售于脑后,押以骨替,披绣花头巾;上衣多为黑色,宽袖,无扣,对襟开胸,带贴身布兜;下身穿筒裙,常服筒裙为一块三条浅蓝色的横纹黑粗布做成筒形,围在臀部,作为其民族服装的筒裙下文详及。喜带项圈、手钩、耳环。环垂至肩。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开胸。常年赤足。
这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已大大改变。黎族的筒裙,多用攀枝花(木棉)、野生爬地毛藤、山麻纤维纺织而成。分特长、长和短三种。从腰至裙边织满花纹,花纹有几何线条、动物纹、花卉图像,以及婚嫁礼仪中的人物图像等,花纹间镶嵌金银箔云母片或羽毛,闪闪发光,富于动感。
黎族妇女编织筒裙,早从战国时代开始,宋代已颇负盛名,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已有记载:“妇女率著黎桶,以布全幅,上与下紧连,自项至肠不接续,四周合缝,以五色花绒刺其上,裙钗作数百细招,用布至10余丈,长不能行,则结其半于腰间;累累如带重物:”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样式,是比较长的。而最古老的本地黎的筒裙则是比较短的,筒裙尾在膝盖以上十多厘米,而见比较窄。
筒裙一般由四幅布合成,分筒头、简腰、筒身、筒脚四部分,织花以简身为主,花纹图案多达120多种,工艺细致复杂,黎族女同胞一般从少女时代开始,就利用工余时间为自己精心编织一件筒裙,以备出嫁时用。
人们判别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就看她自己织的简裙。现在不少黎族姑娘平常己着汉装,但出嫁时一定要穿上自己织的简裙,一则展示自己的才华,二则让老祖宗承认自己是黎家的后代。可见其深厚的民族感情。
黎族妇女编织筒裙的技艺,还与元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有关。她曾到过崖州,“教以纺造、弹织之法,与夫错纱、衬色、综线、茶花种种窍妙”。又把黎族编织筒裙的技艺传往他乡,这是黎汉文化技术交流的一个见证。
我国妇女着简裙者不只黎族,还有傣族、佰族、景颇族等,但各族风格不同,傣族妇女“衣白布窄袖短衫,黑布筒裙”,以罗布制作,裙较长,清丽、洒脱,与傣族同胞喜近水居,爱清洁有关:低族筒裙则较粗糙,制作也较简陋。以至形成以上大同小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