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朱元璋在位31年,但是早在他登基前两年,就下令兴建皇宫和南京城墙。1376年他开始着手筹建明孝陵。传说,建陵之前,明太祖曾与众将商议陵址,事先每个人书写了陵址藏于袖中,后取出对照,竟然不约而同地选中了紫金山主峰之下的一个小山丘——“独龙阜”这个地方。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明孝陵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三年(1405年)。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墓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段巍峨,楼阁壮丽,南朝70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100000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一的银牌。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5000-10000名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2员、40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关于朱元璋的地下富殿建筑,由于史书失载,又缺乏必要的工程档案资料,加之在民间还有朱元璋葬于南京朝天宫或北京万岁山以及下葬时l3个城门出殡等历史记载和传说,所以,几百年来,地宫一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个谜。长久以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说法,明孝陵的地下玄宫被盗了,一时间,各种猜测纷纭。
经过考古人员对明孝陵进一步开发研究,探索出一个惊世的发现: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型。
孝陵的神道弯曲幽长,有别于历代帝王的宽阔直接,…直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并由此附会出很多传说。这一新发现解释了这一离奇现象:古代帝王陵毫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对天象崇仰,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图是相同的。考古人员还发现,孝陵的地下玄富也呈勺子状,而且朱元璋的安葬地确实在明孝陵,而非民间传说中的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