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徒就一直把母牛视作神并且禁食牛肉呢?情况并非如此。从约在公元前500年之后用吠陀梵语和梵语写成的圣典来看,在吠陀早期(公元前1500年至前900年),雅利安人经常吃牛肉,可是晚期吠陀梵语和早期印度语的经典中却出现矛盾:有的仍把牛作为祭物;有的地方却出现不准杀牛、绝对禁止吃牛肉的条文。何以出现这种变化?
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印度出现了佛教和耆那教,他们认为一切生命都有灵魂,是神圣的,认为杀生敬神无异于杀人,主张吃素。这两种宗教当时在群众中有强大的影响,迫使婆罗门教不得不有所改变,圣典中开始出现称母牛为圣牛、杀死母牛等于杀死婆罗门的语句。到公元7世纪以后,对待神牛的态度才成为当代的通俗形式。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印度当时自然和社会情况不无关系。在公元前1000年时,印度人口密度不高。到公元前300年时,人口可能已达到5000万至1亿之多。原来布满森林的恒河平原已难以见到树木。除少量农田有灌溉保障外,大多是受降雨波动影响的旱地。经常出现的旱灾给人民造成极为悲惨的命运。保存耕畜是旱灾之后农民迅速恢复生产的关键。保存的最好办法就是禁杀和禁食牛。宗教的这种禁忌反映出农民从长远利益出发的实践与对未来的心理寄托。
在公牛与母牛当中,作为农业耕作与运输主力的公牛当然强于母牛,值得重视。但是,从长远看,负有生育后代重任,又极易遭到忽视的母牛,应当更加得到保护。因此,得到生命神圣性象征的是母牛而不是公牛,也更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