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最迟在战国时代已经全部形成了。《尚书•尧典》中已出现“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说法,一般都认为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气。在战国魏安厘王墓中发现的《逸周书•时训解》中,二十四节气已经相当齐全,并且还将每气分为三候,五日一候,这与现代科学的划分法已经完全吻合,而且其中对物候的描述还相当细致。
二十四节气是这样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有人为了记忆方便,曾编成一个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这样既可记住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又可记住其顺序,很省力。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节气和中气。但现在一般已不再做这种区分而统称为二十四节气了。这种区分在古代还很重要,因为这涉及到置闰方法的科学性。自从二十四节气产生以来,置闰就有规律可循了。把十二个中气分别配属给十二个朔望月。但由于中气与中气间的时间长度大于朔望月的时间长度,中气在各月中的位置必然逐渐后移,经过一定的积累,有的月份就分配不到中气了,这个月便作为闰月处理。这种方法要比年终置闰和物候置闰的方法科学得多。
二十四节气产生以来,对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我国农村还流传着一整套有关气候节令和农时的民谚,如“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很明显,这是由二十四节气产生的。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强大的生命力,也可看出我们的民族是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十二次划分的。十二次就是古人经过漫长历史过程的探索,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季节的变换规律,自西向东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分为十二个等分,太阳在周天星空背景上自西向东运行一圈的时间,就是一个回归年。因它依次走完了十二次,故也可分为十二个月份,太阳历的月份就是这样制定的。然后再把十二次各分为二等分,就正好二十四个单位了,每个单位配一气,就是二十四节气划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