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养生之道 > 饮食文化 >

盘点我国少数民族的几种特色米酒

来源:饮食文化  时间:2020-02-25 00:59:27

通常所说的米酒,又叫酒酿,甜酒。古代文言文中叫“醴”。用糯米酿制,是一种传统的酒类。下面我们列举几种我国少数民族的几种特色米酒,供参考!

哈尼族紫米酒

哈尼族紫米酒

滇南谷地、红河两岸的哈尼族以当地所产的优质紫米发酵酿造而成的紫米酒,是接待宾客的最佳饮品,清末民初即已远近闻名。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境内哈尼族聚居区的群众尤其擅长于酿制,该县亚龙总公司所属的紫米封缸酒厂在汲取民间酿造技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所生产的紫米封缸酒,多次被评为省优、国优产品。

苗族米酒

滇乐南苗族聚居区的苗族以大米或糯米酿制水酒,方法与彝族水酒基本相同。苗族米酒是大米或糯米发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度低,是解除疲劳、清心提神的最佳饮料。伟族群众常用以佐餐,“白酒泡包谷饭”是滇东南苗族的传统饮食习俗。

拉祜族米酒

拉祜族米酒

拉枯族喜饮米酒。糯米为其首选原料,大米、玉米亦可用于酿制。制作方法与佤族“布来隆”等水酒的酿造基本相同

青稞酒

青稞酒是藏族、土族等民族的民间传统饮料,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及云南等藏族及土族聚居区,是一种度数很低的酒。

制作方法颇为简单:先把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使其发酵,2~3天后,加入清水盖上益子即成。青稞酒呈淡黄色,味微酸,是一种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酒精含量较少,约15~20度,分头道、二道、三道酒三种。埋藏3~5年的陈酒,呈蜜状,饮之味浓,香气袭人。

麻苛列

亦称“浊酒”,为朝鲜族的传统饮料,流行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以大为原料、以大麦为酒曲酿制而成。酒色白而味甜。多在冬季酿制,度数较低。

酽平酒

黎族传统饮料,流行于海南。酿法有两种:

其一,用糯米为原料,用水浸泡半天后捞起放进甑里蒸熟。谅干后,放进用芭蕉叶密封的箩中。第三天后便可发酵,并散发出芳香的酒味。第四天就有酒汁滴下,称为“酒滴”。第七天后,酒便酿成。此时,将其挪入坛中密封,埋于地下,时间越长酒味越浓,酒味越好。

其二,将糯米饭团拌以适量的酒饼,放入陶盆里,用芭蕉叶密封盆口,7天后酿成。其特点是,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酒味醇甘,是健身的滋补品。

佤族“布来隆”

滇西阿佤山区的佤族称水酒为布来隆”,最好的“布来隆”是用小红米为原料酿制的,此外,大米、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粟稗均可用以酿造。佤族酿造“布来隆”的方法与傈僳族“拉酒”的制作过程基本桕同。首先是做酒饭,将原料粮磨细蒸熟后,拌上酒曲,让其发酵后,晾干,用瓦罐或瓦缸之类的容器密封贮藏。需要酒时,将晾干储存的酒饭按需求量取出,装入酒罐内,加上凉开水后,均匀搅拌,泡上10小时左右,即成水酒。这也正是佤族把酿制水酒称为“泡酒”的原因。佤族多在头天晚上泡酒,次目饮用。饮用时,用备好的细竹弯管插入酒罐内,把酒汁从底部吸出,使酒糟和酒液自然分开。家中自饮时,吸出的酒装在碗内。若需野外劳作时喝,则让酒流入葫芦内以便携带。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凌云白毫茶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凌云白毫茶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凌云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因其叶背长满白毫而得名,主产于凌...

南京雨花茶是什么茶,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南京雨花茶是什么茶,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南京雨花茶是什么茶呢?南京雨花茶属于直条形绿茶。主产于江...

四川茶馆有怎样的社交功能

四川茶馆有怎样的社交功能

四川茶馆除了休闲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在旧社会,三教...

我国葡萄酒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我国葡萄酒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我国自古对葡萄酒已有很高评价,明代医药家李时珍便以往说过...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

白酒的分类及其品种

白酒的分类及其品种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又称烧酒及白干,是以黄酒演化而来,...

黄酒的功效与作用,黄酒的营养功能

黄酒的功效与作用,黄酒的营养功能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酿造历史。因最初的...

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葡萄酒的历史与其他农作物的历史没有两样,葡萄酒的起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