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地秧歌的传承历来是艺人间的口传心授,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因此,许多传统的说唱曲目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留存的曲目尚有《三娘教子》、《二进宫》、《状元祭塔》、《下河东》、《正德戏凤》、《别窑》、《二娘写状子》、《挑袍》、《卖绒线》、《绣荷包》、《崔大嫂过年》、《二姐算卦》、《十劝劝》、《做满月》、《放风筝》、《只怨不识字》、《看年画》等20余个。还有一些流传于老艺人中的口碑资料亟须抢救、整理。由于传承关系的不稳定,没有明确的传承谱系,只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艺人,且都分散在各个村庄。
汾阳地秧歌的表演服饰因角色而异,舞棒者头戴红、黄、黑、绿布包扎折叠而成的头饰和武士头盔,身穿黄色紧袖对襟衣,下摆缀有流苏,衣裤上绘白色云纹,系蓝腰带,着皂色快靴。击锣者(女扮)为戏曲中花旦装饰,桃红色大襟上衣,领口、袖口、襟下均有纹饰,彩裤,披肩,腰系粉红色花边小围裙,着绣花鞋。腰鼓手扮丑相,头戴各色尖顶毡帽,帽前、右侧分别插彩色绒球,鼻间绘黑白两色桃形或五毒图案,身穿黑色短衣裤,腰系彩绸,脚穿黑色快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