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一种别具风格的民间艺术。它是以皮革制成平面傀儡,傀儡由艺人牵动,投影于影窗上演出的戏剧。因为它有固定的声腔,故属于戏曲范畴。
在旧社会,由于受封建迷信和封建道德的束缚,辽南皮影往往以祭祖、请神、求雨或为有钱人家许愿的名义而演出。日伪统治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的压迫与摧残下,辽南皮影被认为是低俗不雅的东西,几度遭到禁演,大部分皮影艺人被迫弃艺务农或流落他乡。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辽南皮影的班社进行多次整顿,并在各地相继建立了皮影社、队,使旧影班成为职业与半职业的演出团体,活动于各县乡镇农村之中。
辽南皮影的音乐是由民间说唱音乐发展而成的板腔体音乐。它的唱腔基本是由上、下两句构成,并由其节奏与旋律变化形成各种不同板式及牌名。每种人物又有适合表达不同性格、不同情绪的唱调,其中有的比较丰富,有的比较简单,曲调风格也不尽相同。总的说来,女腔比较细腻、娓婉,适于表达哀怨、忧伤的情绪;男腔比较粗犷、豪放,适于表达刚毅、爽朗、激昂的情绪。二者比较起来,女腔又较男腔更为完美。
据说,辽南皮影是在明朝时开始出现的,约有300年的历史。大约在清末民初,全国各地皮影戏盛兴一时,流行于关内河北滦州、乐亭一带的皮影戏开始传入东北各地。由于关内皮影起源较早,艺术水平较高,尤其在音乐唱腔方面更完美一些,辽南一些地区的皮影艺人便开始向关内学习。从而,使辽南皮影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为“翻书影”派,又称“北派”皮影;一派为“本地影”派,又称“南派”皮影。
“北派”皮影主要分布于辽南接近内地的北部地区,包括海城、盖县、大石桥、蚰岩和复县一部分,其中以盖县的皮影最具有代表性。由于盖县的经济繁荣,民间艺人往来频繁,因而盖县是受关内影响最早的地区。那里的皮影艺人较多,水平较高,唱腔也最丰富。在影人的刻制上,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刀工细致,皮薄耐用。
“北派”皮影除盖县外,岫岩也比较发达。岫岩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文化交流不便,皮影戏成了农村中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因而县内影班密布,艺人众多,几乎每个乡村都有影班活动。
“南派”皮影主要分布于辽南南部及东部地区。包括旅大、金县、普兰店、庄河、复县一部分和辽东的宽甸、凤城等地。这一派的音乐唱腔与“北派”皮影截然不同,尤其是女腔更为突出。在风格上,它与辽南地区其他民间音乐如二人转、单鼓、民歌等颇为近似,具有浓厚的东北地方音乐风格和说唱音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