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传统技艺 > 传统艺术 >

久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李陵碑》

来源:传统艺术  时间:2020-01-11 20:38:07

京剧久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李陵碑》又名《两狼山》,讲的是宋代杨家将的故事。

宋辽交兵,杨继业(杨令公)被困两狼山,派遣七郎延嗣突围搬兵。元帅潘仁美之子潘豹曾因摆设擂台比武被杨七郎打死,为报杀子之仇,潘仁美不但不发救兵,反将七郎乱箭射死。

李陵碑

杨继业盼子不归,夜梦七郎身带箭伤,哭诉被害经过,甚为惊诧。醒来后,放心不下,又命六郎延昭突围探听消息,父子洒泪分别。将士饥寒交迫之下,退守至苏武庙,杨继业见庙前竖立李陵碑,愤恨李陵叛汉,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悲愤、绝望之下碰碑而死。

《李陵碑》在京剧舞台上流传很广,全剧由杨继业困守两狼山、杨七郎托梦起,至杨继业碰碑结束,老生“反二黄”唱腔以此剧最为完备。

不过《李陵碑》虽然是一出二黄唱功重头戏,但对“唱”、“做”要求都甚高。特别是“做”,要求演员要有相当好的靠把功夫,才能表现出杨令公一代名将的英姿;然而在演这出剧曰的时候演员的功夫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肆意发挥,如表现得太过精神矍铄,则又不像是饥寒交迫、悲愤殉难的末路英雄了。

一代“伶王”谭鑫培的拿手好戏之一便是《李陵碑》,当时与汪桂芬的《文昭关》、孙菊仙的《三娘教子》鼎足而三,名震梨园。谭鑫培此剧学自余三胜,他饰演的杨继业悲愤苍凉,以凄楚感人的反二黄唱腔,将杨令公置身于北风凛冽、粮尽援绝的塞外困境的心情,绘声绘色地展现出来。

谭鑫培不仅通过传神的表演,将杨令公无比激动的情绪做了生动有力的渲染,他还根据剧中人物和情节的需要,为了唱出感情,演出意境,增加其唱腔的感染力,创哭头之绝调——杨继业与六郎离别后之哭头“我的儿呀”一句,极为凄怆,宣泄了其满腹的悲愤与英雄末路的无奈悲凉。

《李陵碑》在谭演出之前通常只是作为开场戏,不作为重头戏,而经他加工后一跃而成为“压轴戏”。由于当时有“无腔不学谭”的说法,因此像余、高、言、马等各大老生流派,自然也就继承了《李陵碑》这出戏。

杨家将虽然是民间传说中的故事,但也是有确实的历史依据。历史上的杨令公就是确有其人,他是在宋军指挥错误的前提下被俘,敌国爱惜他劝其投降,他愤然不从,绝食而死。

杨家将的故事一代代的流传开来,而经过艺术加工的《李陵碑》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今天我们还可以从舞台上的表演里,听出尘埃掩埋的历史悲歌。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国名绣

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国名绣

中国各类民间刺绣别具特色。发展到今天,各种刺绣的工艺精细...

永春纸织画的魅力

永春纸织画的魅力

纸织画源于福建永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是永春民间独...

铜雕艺术的魅力

铜雕艺术的魅力

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

茶石缘—浅谈石刻壶艺

茶石缘—浅谈石刻壶艺

壶的欣赏重点是在它的造型与别具一格的风韵中,细细玩味它精...

敦煌泥塑特色

敦煌泥塑特色

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采的壁画而成为敦煌艺术中的耀眼部分...

你有所不知的石屏紫石砚

你有所不知的石屏紫石砚

在石屏县,有一座山名曰砚瓦山,此山就因山上盛产的砚瓦(紫...

千年的手工艺-贵州苗族蜡染和刺绣

千年的手工艺-贵州苗族蜡染和刺绣

蜡染是苗族女性特有的手艺,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

中国最早的剪纸考证

中国最早的剪纸考证

你知道最早的剪纸是什么吗? 纸的质地轻薄,易于剪刻,加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