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传统技艺 > 传统艺术 >

京剧著名的女老生冬皇孟小冬简介

来源:传统艺术  时间:2020-01-11 20:38:34

孟小冬,本名令辉,因生在冬天故取艺名又为小冬,1907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梨园世家,她5岁学艺,7岁登台, 12岁在无锡正式挂牌公演。

当时,孟小冬经常上演剧目为《曹操逼宫》、《辕门斩子》、《七星灯》、《哭秦廷》、《闯幽州》等。也偶演家传红净戏,颇肖其祖父,用当时评论界的话来说就是“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孟小冬

成名之后的孟小冬于1924年又北上投师学艺。她先向天津一众名家学习,潜心研究谭派演唱艺术。她客居新天津报社,苦练基本功。从靠把戏到衰派戏,一字一腔,一板一眼,丝毫不苟。

到北京后,孟小冬组织成立了“永庆社”,在北京的“三庆园”首次公演她的代表剧目之一《探母回令》,好评如潮,赚足了掌声。凭借雄厚的实力,她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其后更发展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坤角戏班“庆麟社”的台柱子,与马连良、高庆奎等齐名,在京、津两地红透了半边天。

因为自学艺起,身为女子的孟小冬就是专工老生的,因此她被誉为老生一行的“女皇帝”,后又称“冬皇”。更值得一提的是,孟小冬的崛起,为女演员在京剧舞台上争得了应有的地位。

年少成名、色艺双绝的孟小冬感情生活却是一波三折,在经历并结束了与“伶王”梅兰芳轰动剧坛、跌宕起伏的感情后,她一度消沉,几欲遁入空门。

但即便在隐退期间,孟小冬也没有放弃对京剧艺术的追求,她始终用功不懈,先后从谭派名家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徐兰沅等人学戏,刻苦钻研,取得很大的成就。

至30年代重返舞台时,她的艺术更加成熟了。那时她想拜余叔岩为师。余则推说不收女弟子,婉言谢绝。她后来又请人说情,终于在1937年于北京行了拜师礼,余叔岩收了这惟一的女徒弟。

入余门后的孟小冬潜心钻研,余叔岩也严谨认真地亲授了《搜孤救孤》、《御碑亭》、《捉放宿店》、《武家坡》等戏。学艺的时光异常辛苦,余叔岩凌晨说戏,她也要熬到凌晨学戏,丝毫不敢懈怠,终得了余叔岩的真传,继承了余派的衣钵。

进入中年后的孟小冬,艺术境界早已非前所能比,颇有几分余叔岩盛年时的神态。余叔岩于1943年病逝京寓,孟小冬悲痛难当之下,题挽联:“清才承世业,上苑知名,自从艺术寝衰,耳食孰能传曲学;弱质感飘零,程门执贽,独惜薪传未了,心丧无以报师恩。”师生情谊感人至深。

1947年9月,在上海的中国大戏院,孟小冬参加“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出演《搜孤救孤》。彼时孟小冬的唱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句句含珠,扣人心弦,如阳春白雪、调高响逸,一时传为绝唱。

而遗憾的是,这也是孟小冬在京剧舞台上的绝唱,一代梨园冬皇创造了这一京剧历史上的奇迹后就真的永远地离开了京剧舞台。三年后,她嫁于杜月笙,并随之辗转香港,最后逝世于台北,终年70整寿。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国名绣

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国名绣

中国各类民间刺绣别具特色。发展到今天,各种刺绣的工艺精细...

永春纸织画的魅力

永春纸织画的魅力

纸织画源于福建永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是永春民间独...

铜雕艺术的魅力

铜雕艺术的魅力

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

茶石缘—浅谈石刻壶艺

茶石缘—浅谈石刻壶艺

壶的欣赏重点是在它的造型与别具一格的风韵中,细细玩味它精...

敦煌泥塑特色

敦煌泥塑特色

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采的壁画而成为敦煌艺术中的耀眼部分...

你有所不知的石屏紫石砚

你有所不知的石屏紫石砚

在石屏县,有一座山名曰砚瓦山,此山就因山上盛产的砚瓦(紫...

千年的手工艺-贵州苗族蜡染和刺绣

千年的手工艺-贵州苗族蜡染和刺绣

蜡染是苗族女性特有的手艺,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

中国最早的剪纸考证

中国最早的剪纸考证

你知道最早的剪纸是什么吗? 纸的质地轻薄,易于剪刻,加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