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寒食节的来历,甚至认为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古称,而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不然。清明在农历三月初,而寒食节是在农历二月。寒食节有两项主要习俗,一是禁火,二是扫墓。
谈到寒食节禁火,许多人认为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忠臣介子推被火焚介山之事。据说,周成王年幼时曾削桐叶为圭,以封其弟叔虞,史官闻之日“天子无戏言”,遂封叔虞于唐,称为晋。晋至献公,献公宠幸骊姬,杀太子申生,并欲伐次子重耳于蒲。重耳得知消息后出逃,在外流亡了19年。有一次,重耳几天没有吃上饭,介子推忍痛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后,封赏了当年所有鞍前马后的大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声不响,背起老母上了绵山。
介子推的一个随从为主人鸣不平,悬书宫门,告于文公。晋文公也算明君,深感内疚,下旨寻找介子推,但总找不到。后来听说介子推躲在山上,便亲自前往探访,还是没有找到。有人献策,介子推是个孝子,如放火烧山,介子推为了母亲一定会出来。晋文公觉得此话有理,于是下令焚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出来,最后人们发现介子推与母亲相抱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面。晋文公见状,十分伤心,命将绵山改名为“介山”。晋国人为纪念介子推,一个月内不肯烧火做饭,尽吃冷食。
其实,早在《周礼•司垣氏》就有于仲春二月“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的记载。显然,晋国之事不可能成为周王朝的祀典。可见禁火纪念介子推之说是出于附会。既然如此,那寒食节禁火又为哪般呢?按《周礼》上说的,寒食节禁火是为了“三月出火”。按照当时的习俗,每当仲春一二月,人们将火种灭掉,到三月时再由宫内将新的火种传人民间,新火与旧火交替之日就是寒食节。因此有“内宫初赐清明火”(韦庄)、“朝来新火起厨烟”(杜甫)、“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翊)、“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的描写。
然而,有天文学家提出后人将内火和出火理解成燃烧之火是一个极大的历史误会,此处的“火”字,原本是天文学上的星名,就是指大火星,大火星是天蝎座a星,中名心宿二,又名商星。它是我国远古时代用以定季节的主要标志星。那时的天文官员就称为火正。所谓“三月出火”,实际上是指三月初傍晚大火星出现于东方。“九月内火”则指九月大火星与太阳相合,也可推广理解为大火星在太阳附近隐而不见。二月龙抬头,三月火出和五月大火中,是同一组天象在不同季节所处的不同方位。观测它们的方位,对于确定季节十分重要。我国一向以农立国,准确地确定春播季节对农业生产来说尤为重要,因此要设专管火的官员每年向人们通告禁火和出火。
寒食节的另一项活动是扫墓,此项活动包括绐坟头添土,修整树木,剪除杂草,打扫坟茔,祭祀祖先等。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记述了寒食节扫墓时人们凄凉和伤感的情怀:
鸟啼鹊嗓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兄别处。
冥寞重采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