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明代初年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明太祖带着年轻貌美的宫妃和护驾的禁卫士卒外出巡视,一路观山望水,心旷神怡。
行至义州,见一石牛立在路旁,太祖停驾细细观赏,那石牛雄壮高大,形象逼真,很象一头活牛。太祖赞叹不已,诗兴发作,脱口念出第一句:“石牛驻地在义州”,随后冥思苦想了半天,仍觉得没有如意的下文,顿时心烦意乱。
他怕过路人扰乱他的思路,便下旨不准行人通过。当时天色将近晌午,道路两头的行人挡了不少。
正好,有一位结婚的新娘子要从这里过,她上前问禁卫士卒:“为何不让通过?”士卒说:“皇上在此作诗,怕行人打扰作不下去,故而不让行人通行。”
新娘子说:“如果作不起,待小女子帮助作吧?”士卒将小女子的话禀报太祖,太祖不信,他说:“那女子若能将此诗接下去,寡人愿赏赐她一乘銮驾。”
太祖命人将写好的第一句交与新娘子,新娘子一过目便续了下去:“石牛驻地在义州,古人留下几多愁。青草遍地不开口,抛打鞭尸不回头。狂风再大无毛动,霏霏细雨汗水流。古今鼻上无绳索,尺地为牢夜不收。”
侍从将诗抄好禀呈皇上,太祖看后十分称道,当即赏赐那新娘子一乘銮驾,并命众人首先为那新娘子开道。于是新娘子乘上八抬大花轿,欢天喜地坐到男家去了。
从此以后,凡出嫁的新娘子都要坐花轿。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象众星捧月似的把新娘接往男家。这一天新娘子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花轿行至路中,连皇帝碰上也得为她让道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