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常有这样的说法:粮多猪多,猪多肥多,肥多粮多。这句话首先说明粮与肥料的关系,即粮食的增产离不开肥料。其次说明种植业与饲养业的关系,即粮多才能多养猪,猪多带来更多的肥,为粮食增产打下基础。这两者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生产循环。此外,还平衡了人对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营养要求,满足了人的生长、发育需要。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农业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只选择了猪而不选择其他动物作为饲养动物?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根据地理条件来进行分析。
中国大陆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形成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耕制度。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野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枯草期较长,不利于食草动物的饲养。
我国文明起源早期,由于人口密度不高,除农田外,还有大片的草原,饲养食草动物在冬、春之季仍有大量枯草可食。但当人口增多,土地被大量开垦以后,草场逐渐缩小。这样,从生产粮食和长草的两者效益来看,后者是不合算的,从维持人口食物的供应来说,后者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可开垦的土地达到饱和,并解决了土地肥力维持时,就不会再用休垦的办法去恢复地力。这时,运用施肥办法以保证土地连续耕作就成为重要问题。猪在提供肥料方面,较其他家畜不但数量多而且肥效高。虽然,解决猪的食物需要一部分粮食,但从总效益上看,猪在增产上的作用往往大于其粮食消耗上的作用。更不用说,它还提供了营养价值与转化效益较高的肉食。
自然环境的特点与农业生产的结构,使中国的农业在文明发展过程中选择了猪,因此猪肉就成为我国大多数人民一种重要的肉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