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小说是经过著作家艺术加工过的历史故事,有的情节离历史的真实甚远,决不可当作信史。对演义小说,和对其他任何古典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都有一个分清精华与糟粕的问题。
演义小说大部为封建时代的文人所写,他们思想中必然有浓厚的封建正统、迷信和孔孟伦理道德观念的成分,很自然要反映在他们的作品里,今天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错误观点,会影响我们正确地去分析历史,也妨碍我们公正地去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有的甚至还不知不觉受到封建毒素的影响。
例如,《三国演义》对曹操的描写就不是公正的,作者出于封建正统思想的偏见,搜罗了史料中所有曹操的政敌对他的诬蔑,集中把曹操塑造成为一个奸诈恶毒的利己者的典型,使曹操的形象千百年来在我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成为一个“白脸奸雄”。这种描写离历史真实相差甚远。其实,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豁达大度的政治家。
在《封神演义》里,封建毒素就更多,妲已被当成“祸水”来描写,好像商朝的灭亡全是一个女子的罪过。至于书中贯穿的什么“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天命当兴”,则是明显的宿命论观点。
在《说岳全传》和《杨家将演义》中,除了宣扬封建的忠孝思想外,对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也作了过分的贬抑,有的情节,在今天看来,不能认为是妥当的。
所以,我们在阅读这些演义小说时,对这些明显是糟粕的地方,都应该有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分析哪些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哪些是违背或歪曲了历史真实的。不然就会囫囵吞枣,既学不到应当学到的好东西,又不能正确地剔除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