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初封于唐,都翼(今山西翼城西),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地处山西南部的汾、浍河流域。以后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今翼城)、新田(今侯马),都在晋西南地区。
晋景公从绛迁都新田时,曾有人提出迁都于靠近盐池的郇(今临猗县西南),“沃饶而近盐,国利君乐”,当时有人指出郇邑一带,“土薄水浅”,容易生病,不如新田一带“土厚水深”,地势高燥,“有汾、浍以流其恶”,结果决定迁都新田。晋国的主体部分在山西西南部,所以当时在晋西南范围内选择都城,生存环境为首要条件。
前453年三家分晋后,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韩国原封地在今山西东南部,早期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后向河南中部扩展,前416年南渡黄河,迁都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韩景侯时(前408-前400年)迁都阳翟(今禹县),前375年灭郑国,即迁都郑(今新郑)。韩国所处为“四战之地”,东有魏,西有秦,北有赵,南有楚,在各国包围之中,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新郑故址中发现大量兵器。所以韩国迁都与其军事扩展有关。
魏国先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魏文侯时曾一度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以后渡河而南有河南中部地区后,前361年(魏惠王九年)从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市),不久即开凿了沟通河淮的鸿沟运河。
魏国也可以说处于四战之地,西有秦韩,东有齐,南有楚,北有赵,其中秦国威胁最大,《史记•魏世家》说:“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可见迁都主要为了避秦。
赵国原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前423年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前386年迁都邯郸。邯郸地处太行山东麓南北交通大道上,“北通燕、涿,南有郑、卫”,为“河漳间一都会”。赵国处在原晋国北部,长期以来一直与北方草原民族有交往。进入战国以后,外患主要西面的强秦和北方戎狄,先有代国(今山西大同、代县、繁峙和河北蔚县、宣化一带),后有中山(今河北保定、石家庄一带)。
赵国从晋阳迁都中山、邯郸,一为避秦,一为对付中山。最后完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建国方略,与建都邯郸有关。
总之,韩、赵、魏三国在战国时期都从太行山区外迁都至华北大平原,其原因一是为了避强秦,二是为了求发展,地理形胜和交通条件成为迁都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