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历史研究 >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社会的日渐平民化

来源:历史研究  时间:2020-02-19 16:40:1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的作者范仲淹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的出身很贫寒,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不久随改嫁的母亲离开家乡苏州,到了山东,成了“拖油瓶”。不过范仲淹很有志气,从小就能刻苦学习,后来考中了进士,并做到了参知政事(副宰相)这样的高官。

虽然科举制度不是北宋时才出现的,但它开始真正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却是在宋代。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刚刚发展起来,对参加科考者的资格限制比较多,还没能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北宋中期以后,每次科考取中的进士都在三四百名以上,多时达700余人,授予进士的官职也更为重要。

宋代科举制度

而且,宋代科举向士人广泛开放,对于一般平民,不重门第,只要文章合格,就可录取。大多数考取者出身于普通地主乃至一般农民家庭,也有部分工商子弟和官宦子弟。科举出身的人渐渐成了官僚队伍的主体。

这样一来,仅仅依靠门第已不足以使—个家庭或家族长久地保持富贵,一些平民出身的人,只要通过努力,也完全可能做官发财,社会上下之间的垂直流动日渐频繁。社会等级虽仍然存在,但等级间的界限已不再森严。

宋以后田制不立,土地买卖日趋自由,遂使社会出现了贫富贵贱没有定势,相互间转换逐渐频繁的局面。“富不过三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类的俗语也就慢慢地出现并流传开来。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是为适应唐来之际士族势力最终衰落这一局势而出现的,但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贵族势力的崩溃和社会平民化趋势的产生。宋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平民力量的继续增强,这一趋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加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上面曾经说过,就在十六国时期肇始之时,今陕西境内已经有鲜...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据档案记载,抗战前夕,中国先后邀请过100多名德国现役或退役...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1949年1月,刘亚楼担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位于北京郊区,始建于明朝,原名永通桥,因为距离通州...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共...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孝庄太后的出生简介:她出生于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