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齐宣王礼贤下士,支持“百家争鸣”。稷下学宫在齐宣王的爸爸齐威王那时就设立了,经过了50年后,到了齐宣王统治时期,凡是来稷下讲学的学者,齐宣王都要亲自召见、亲自考核。
你的观点可能跟我不一样,但是你一定要自圆其说。考核就考核他们的学术水准呀、社会名望啊、带徒弟多少啊、资历深浅啊、对工资的要求啊,来这儿还有工资,分等级,等等。反正你本事大就多挣钱,本事小就少挣钱。
比如那个淳于髡,就被列为上卿,赐之千金,车革百乘。什么意思呢?每年我给你一千两黄金,还有一百辆车,车前边有马,车上有马夫,你出去你就会发现,这一百辆车开道,后面坐着一个人,再后面跟着很多人,其中有很多学生,那叫一个威风,所以当时淳于髡就特高兴。
像这种人还有。比如田骈,这个人工资更高,一年的收入比淳于髡还多,当时有个齐国人就特生气,找到了田骈,我听人说先生你特有学问——我还听说,你就想干点儿不想当官儿又能挣钱的事。田骈说你听谁说的?我听街上一妇女说的。
田骈问这妇女怎么知道啊?她说她跟你有一样的水平。她是什么样的水平?齐人说那个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立志不嫁又能多生孩子,现在她不到三十岁,没嫁人,七个儿子,闺女不算。男人最大的本事在于坐在家里就有人给送钱,她举的例子就是您。她说齐国男人中的豪杰便是您,女人中的巾帼便是她。
这话虽然有点糙,但齐宣王为招揽人才是真舍得花钱,这您得承认。正是在齐宣王时期,他的如此作为才让儒、道、墨、法、名、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各派林立并相互问难,都集中在齐国的都城临淄西边的稷下学宫里。
这些人,被封官的,拿着国家工资的有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平均每个人好像十来个学生,有的一个人就一千多学生,有的一个人两三个学生,不一样。这—万多人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国家供,你说这谁做得到?这些人每天的生活除了互相问难之外,还有一个事就是给齐宣王的所作所为品头评足,可以不当官,但总要出个主意,想个办法。你做的事儿要好,我夸你两句,做的事儿不好,我骂你两句,这都没问题。更有甚者,你这个人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你来了,我热情欢迎;你走了,我热情欢送。你去别的国家待不下去,你又来了.我还热情欢迎,你又走了,我还热情欢送。所以这种宽松的氛围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之所以能在战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和他的这种办学风格有关,而这种办学风格你必须得承认,和齐宣王爱才有关。你可能会说齐宣王爱才有点标榜自我,有点附庸风雅。但是如果你把齐宣王对于稷下学宫的态度完全说成是附庸风雅,这恐怕也非常不合适。
应该说那么多人,每天议论时政,多一半都是骂齐宣王的话,所以我们现在很多的故事里面净是齐宣王的故事,不是齐宣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恰恰是他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政策才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恰恰是他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才导致了他能够在五十天时间内就迅速灭掉了燕国。知识分子被抬到如此高的地位,这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