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有个独腿岛,孩儿每到六岁就必须锯掉左腿。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高呼三遍:“过去是独腿,现在是独腿,将来也是独腿!”原来,七八十年前,有一艘遇难的海船把十几个男女扔在这个岛上,食物不足,大家考虑吃人,又怕吃人不道德,于是决定每人贡献一只左腿,既充饥又没有吃人的良心负担。这样,大家都没了左腿,都觉得独腿好,反而觉得长着两条腿很丑,因此要给新生儿截肢。
这故事的真实性无考,但至少可作为一则寓言。或许出于偷懒的本性,人很容易跟随、从众,作茧自缚,不以为悲,反以为荣,美其名曰“传统文化”,想要破除比形成还难。
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左手编写《资治通鉴》,右手反对王安石变法。这时,有人搬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作武器,反对叫停赵顼的改革事业。司马光却辩称:“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还是以长辈压制小辈。司马光公然宣称:不废改革死不瞑目。他瞑目后,高太后垂帘听政八年,将改革成果破坏无遗,却被誉为“女中尧舜”,王安石则被打为奸佞。
有据可考的是:满清入关之初,强制汉人剃发蓄辫,要求“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你自己选择吧!需要以死相逼,可见人们多不情愿。然而,经过200年的奴化教育,辫子已纳入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汉人态度180度大转变,竟然反对剪辫了。他们骂剪辫者是“假洋鬼子”,宣称“吾头可断,辫不可剪”。被革命军强行剪后,还哭着捡回去,说是留着将来放进棺材落个“整尸”。当时意大利人卫匡国记叙那情形说:“士兵和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命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加英勇。”
春秋战国时代的汉人,多么生动活泼,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可是,随着“独尊儒术”,特别是在封建专制达到顶峰的清时,却变成“世界上最教条、最刻板的人”。善于解剖国民性格的鲁迅叹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