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历史研究 >

先秦时代的深衣与胡服

来源:历史研究  时间:2019-01-17 17:49:19

商周时期的服装一般是上衣下裳的格局,这种服装不仅制作费事,而且穿起来很麻烦,也不太舒适。约从西周后期开始,贵族闻渐兴一种宽大的“深衣”。深衣的主要特征是将上衣和下裳连为一体,无论男女皆可穿用。

关于这种深衣,古代的礼书上曾经详述其形制: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压髀,上毋压胁,当无骨者。深衣的长短与身材相应,短者也要将体肤全部包容,长者也不能拖及地面。

深衣将上衣下裳连为一体,尺寸必须宽大,才可以适应各种需要。这种宽大的衣服给人以深邃之感,故谓之“深衣”。据古书上说,深衣下裳的下边宽1丈4尺多,裳腰宽7尺多,只有下宽的一半,所以要在裳腰的两旁续加两块布,做成曲边,即“续衽钩边”之义。

深衣的袖也很有特色,袖的宽要达到在袖子里面可以屈肘。袖的长短要和人的臂长相等,若把衣袖反折过来,折处正当臂肘的弯曲处。深衣需有腰带。束扎腰带的地方恰在腰的中间没有骨头的地方,上不及人的肋骨,下不及人的髋骨。这种长身、宽下束腰的深衣,很适合贵族们的多种需要,古人认为深衣“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应当说深衣是夏商周时期服装的~个重要进步。

战国时期对于以深衣为贵族服装的习俗作了重大改革的,是赵武灵王的推广“胡服”。深衣虽然穿着舒适,但是不便运动,更于行军打仗不利。战国中期,赵武灵王为了振兴赵国而决意胡服。

胡服的特点是短衣、长裤、束带,并且使用带钩,有短靴和皮弁。这种服装是适应北方少数民族长期游牧需要的,其所穿用的裤子要比中原地区的下裳方便得多。穿着这种服装,便于游牧射猎,也便于行军打仗。赵武灵王决意胡服以增强赵国的战斗力,是完全正确的。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和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器物,表明当时的武士确是短衣带剑。这些考古资料说明赵武灵王采用胡服的政策是卓有成效的,赵国的服装习俗的确由于赵武灵王的政策而改变。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上面曾经说过,就在十六国时期肇始之时,今陕西境内已经有鲜...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据档案记载,抗战前夕,中国先后邀请过100多名德国现役或退役...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1949年1月,刘亚楼担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位于北京郊区,始建于明朝,原名永通桥,因为距离通州...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共...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孝庄太后的出生简介:她出生于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