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七年(1906)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后,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千余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的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选拔人材,千余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终于消亡。
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时至今日,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