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我国考古学家的考察研究,取得了考古十大发现是:
(1)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新石器文化。河姆渡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总共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据,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殷墟墓铜器和小屯南地甲骨。发掘出的遗迹包括夯土基址、窖穴(灰坑)、沟、陶窑、墓葬、祭祀坑等,文化遗物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殷代文化的遗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发现了大批卜甲和卜骨。
(3)陕西省长安县原西周建筑基址和铜器窑藏。
(4)山西省候马市东候马盟书。为1965年-1966年于中国山西省侯马市秦村出土的玉片文物,数量共有5000余片。因为该玉片上文字刊载着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或卿大夫之间,于订盟誓约中所记载的言词,因此称作“盟书”。
(5)湖北省大冶县西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矿冶遗址。遗址在湖北省大冶县境内,推算累计产铜不少于8~12万吨.
(6)湖北省随县曾候乙墓礼乐器。为曾侯乙墓中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1978 年发掘。
(7)陕西省西安市东秦陵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西阳村。
(8)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考古学家在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共计1155枚,在当时,震惊世界。
(9)山东省临沂市铜雀山汉简。这些汉简内容包括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古籍及古佚书,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哲学、古代兵法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10)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帛书。马王堆帛书上迄大篆,下通汉隶,旁涉章草、楷书,具有很大的生发性,以此为介入点,可以左右逢源,在各个书法领域纵横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