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圣”陆羽生活的时代,茶的饮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茶最早大约出产于四川,自秦人攻取蜀地以后,茶才移植于各地。在先秦的典籍中,茶称荼,又叫“苦荼”。古籍中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余毒,得荼而解之。”
由于茶具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功用,所以最初它主要是作为一种药材而被使用的。茶从药用过渡成为一种饮料是在西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在南方士人中日渐风行,但北方人尚较少饮用。
唐朝时,不仅饮茶风气更为普遍,而且饮茶的方式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关于唐人的饮茶风俗,在时人的一些笔记小说中有比较生动的描述:当时的不少城市里,已出现了专门卖茶的茶馆,人们随时都可以买茶喝。这些茶叶大多来自江淮一带,运茶车船相继,茶叶堆积如山,品种十分丰富。每到茶熟季节,各地商人便纷纷携带金银钱物前往江淮茶叶产地交易。
江西的浮梁(今景德镇附近)就是当时著名的茶叶集散中心之一,所以唐诗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样的诗句。茶叶已成为老百姓的日常饮品,以致当时史书上记载:“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民间也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
唐代的饮茶方式也大有改进。在唐以前,是将茶叶和水一起倒入锅里,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烹煮,水开后,去沫喝汤。这种方式不仅麻烦,而且有损茶叶的清香。唐时,饮茶方式逐渐改变,特别是经过陆羽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方法:先煮清水,或在清水中加少量食盐,等水半开,倒人茶叶,沸后,取水饮用。
当时对茶道已颇有讲究,陆羽就曾指出:茶具以瓷器为好,瓷器又以青瓷为上,其中最好的是浙江产的越瓷。煮茶用的水,山泉水最佳,江河水次之,井水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