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饮料是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现。它的历史可与药用植物一样古远。大概在古代的采集和渔猎时期,古人类在品尝百草滋味的过程中发现了它。
谈到其利用可能经过由食用到药用,再到饮用几个不同阶段。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神农尝百草,遇72毒,得茶解之”的传说。
民间传说,在五千多年前,有位最早发明农业、医药被后人称为“神农氏”的人,他为了为民解除病痛,尝遍了百草,企图寻找能治病的植物。有一天,他先后尝了72种毒草,毒气聚腹,使神农五内若焚,四肢麻木,不能自制,躺在一棵树下休息。忽然一阵凉凤吹过,掉下一片树叶落入口中,清香甜醇,使精神为之一振,便将树上嫩枝叶采下再尝,咀嚼后,顿时毒气退去,全身舒适轻松。于是他认定此种树叶为治病良药,并称它为“茶”。从此, “茶”就在人间代代相传。
据说,“茶”由药用发展为药、饮并用,也是神农经过多次品饮,反复检查,才认定并相传于世的。
不过,因为中国各地的语言、文字还不统一,因此茶的名称也众说纷纭。据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唐以前,茶有“荼、横、浸、茗、薅”等名称。自《茶经》问世以后,正式将“茶”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茶字的定形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