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狗不理”包子被列为天津传统小吃之首,是闻名中外的特色小吃。今天小编为你讲讲天津小吃“三绝”之一狗不理包子的由来。至于天津小吃“三绝”是什么意思,请点击天津小吃“三绝”是什么,本文不再赘述。
狗不理包子始于清代末年,在天津侯家后有一家“德聚号”蒸食铺,店主叫高贵友,小名叫“狗子”。为什么叫“狗子”呢?因为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
由于狗子头脑灵活、手艺也好,所以他经营的包子面皮为半发面,选料巧随时令,冬季喜瘦,夏季喜肥,一年四季用鲜时虾、海参、鸡肉、鸡蛋配以猪肉。调味精当,捏褶疏密适中。外形美观、馅多味鲜,富有咬劲且味道鲜美,因此大受欢迎。
而狗子本人性格豪爽,为人热情。卖包子时,用竹筒装钱(当时使用的是铜钱)。买主如不需要找零,只要向竹筒内投了铜钱,就能自己取包子。
熟客常和他开玩笑说“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后来人们便直呼“狗不理”。时间长了,“德聚号”就被“狗不理”代替了。
维新变法前后,“狗不理"包子曾被直隶总督袁世凯作为贡品,献给慈禧太后,太后吃了以后胃口大开、连连说好。从此,“狗不理”也算是贴了一点儿太后的福气,名声大作,传承至今。说到这里,建议你点击本站狗不理是怎样成为宫廷贡品的一文,以详细了解这段历史。
2011年11月,中国政府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作为一项被列入其中,成了中国当之无愧的天津小吃“三绝“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