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史称“中原”,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河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五十万年前,从南召县云阳镇发现的古人类臼齿化石,连同渑池、许昌、安阳等地出土的各种旧石器,证明当时这里已有人类居住。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数百件磨制石器和陶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磨光石器;距今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存。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迄今已发现千处之多,充分表明中原文化在史前文明时期处于领先地位。
从裴李岗文化开始算起,中原地区的文化起源距今至少已有八千年之久。在裴李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农业已经告别刀耕火种时代,进入锄耕阶段。当时的农业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开荒、耕种、收割和加工等整个过程,粮食产量也相当可观。
后来,经仰韶文化时代进一步发展,农业工具的种类、数量和大型农具增多,并且制作更精良、锐利,储藏用的窖穴比过去更大,家畜饲养量增多。更重要的是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经验,为中原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豫西,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在这四千余年的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历史长达三千年,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为中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根脉。
相传,中华民族的共间始祖轩辕黄帝就诞生在今天河南省的新郑市,并在此建都,开创了初始的政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