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日常饮品,也是中国的国饮。在中国饮茶,人们不仅注重茶叶本身的色、香、昧、形的优美,而且还要配备科学实用和艺术性高的茶具。对于茶具的鉴赏和选择,包括:种类、质地、产地、年代、大小、轻重、厚薄、形式、花色、颜色、光泽、声音、书法、文字、图画、釉质、配套等方面,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多少年来,人们常常在茶壶盖上刻着“也、可、以、清、心”五个字。不少人不知其奥妙所在。其实,这是一种回文体,只要顺时针方向,无论从哪一个字开始读,都能成句,且意义完全相同,都说明饮茶的益处。
由于茶叶品种众多、类别各异、品位不一,冲泡、饮用的方式也有所差异。从而使饮茶习俗也就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如江、浙、皖、赣、湘、鄂等一带的人爱喝绿茶;四川人多喝花茶和沱茶;而广东人、福建人则爱喝红茶和乌龙茶;在潮州及闽南地区人们流行喝“功夫茶”,讲究茶具和做工的精致。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饮茶的讲究,如居住在西南地区的白族、土家族人有喝烤茶的习惯,并以烤茶待客;傣族、彝族人有饮用煨茶的习惯;侗族人以“打油茶”(主要原料是茶叶、花生、酥黄豆或炒花生、猪下水、水圆或糯米饭、葱花等)作为第二主食;此外,侗族姑娘心灵手巧,将饮茶习俗与雕刻手艺巧妙结合起来制成了“玩儿茶”:西北地区的回民最爱喝盖碗茶,它的一大特色就是配料丰富,可制成“三香”盖碗茶和“五香”盖碗茶,喝茶讲究“刮碗子”;藏族人民最喜欢喝酥油茶,并与糌粑共同构成藏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在藏族还流行两句俗语:“饭可以一天不吃,茶却不能一天不喝”,“帐篷里有茶就更有幸福”。蒙古族人发明创造的奶茶成为当地人不可缺少的饮品,并为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族的人们所喜欢,并有“无茶则病”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