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吉林北山的娘娘庙会和辽宁大石桥的娘娘庙会,并称东北两大娘娘庙会(今会在玉皇阁内祭祀诸娘娘)。由于吉林开化早,又是吉林将军衙门所在地,所以这里的娘娘庙会远比大石桥的娘娘庙会更为热闹。每于四月十八,香火旺盛。传说娘娘为东岳大帝之女,神通广大。人们主要把祈子的愿望投向这里,认为娘娘主要管男女生育诸事,并有具体分工:子孙娘娘、送奶娘娘、三霄娘娘、眼光娘娘等,各司其职,施惠于妇人孺子。至今,留下“逛娘娘”庙会的民歌:
高粱刚拔苗,杨柳才发芽,盼望的日子四月十八。走呀走呀走呀,逛娘娘庙会去呀,要烧香可别忘了拴娃娃。
民间习俗常在娘娘庙会上还愿、献神袍、烧替身。“烧替身”是儿童病重,父母惟恐死去,烧一纸扎人代替病人焚化,以乞免灾。传说这类病儿原是娘娘驾前的金童、玉女,或捧水童、烧火童,偷偷下凡投胎人间。如今娘娘发觉,索回天上,若烧一“替身”,小儿即可痊愈。“替身”系纸扎人,略小于真实儿童(亦有大人烧替身者),上写儿童姓名,在佛前祈祷完,焚于娘娘神前,意为此病儿已成佛门弟子。回家后为孩子改名,从此神鬼再也找不着他,便可永保平安。这种偷梁换柱的赎罪方法在民俗中是普遍存在的。
类似的方法是剃头跳墙。长春、吉林一带的小男孩到了八岁,有“跳墙”之举。民间为了小男孩好养活,或因身体多病,或因八字不吉,要许愿到庙上出家当和尚,就可免灾。其法不是烧替身,而是举行一次假出家的仪式。一般由舅舅带小男孩到庙上拜老和尚为师,并为其剃发(只留顶发,余皆剃去),同时在庙内设一长凳,以代庙墙。剃发之后,僧人用筷子(或木捧)狠打小孩头,装出生气的样子,高声喝道:“陕跑快跑,白头到老!”或者说:“滚出庙门,不许回头!”小孩赶紧跳过板凳,跑出庙门,为舅舅或家长领走,算是躲过灾难,可保平安。若是小孩自幼许给关公驾前当马童的,这种跳墙仪式在关帝庙举行,据说那更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