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差涩,留得一钱看。
一个名重朝野的著名诗人,能将自己的穷迫付之于诗,甚至将“空囊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这样心底秘密也毫无保留地示之于众,证明诗人心胸何等宽广,杜诗之称为“史诗”,这个称号确实不是轻易得来的。
山河破碎,国难日深,颠沛流离,备尝艰辛,先看诗人的《逃难》: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一个五十白头翁携带着老妻与子女一路逃难,而又不知归宿何处,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不但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连诗人也感到迷惘,于是悲吟出: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再看《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白首乱发,靠拾橡、栗度日;困居山谷,手脚冻皴;中原动乱,故园难归;仰天哀歌,天地动容:悲风为我从天来!
《江南逢李龟年》则将人生之命运浓缩于短短的一首七绝中: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是一个颇受玄宗推崇的乐工,岐王与崔九均是当时红人,“寻常见”、“几度闻”,既说明李龟年之红极一时,也说明杜甫也曾是这些高贵府第中的常客。可是好景不长,江南相逢两人皆已流落,而时间偏偏又在“江南好风景”的“落花时节”,真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换了人间!
但在另一方面,即使在“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自愧“未有涓埃答圣朝”(见《野望》)。从中可以窥见诗人念念不忘报国之心。但这样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诗人“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诚然,虽在羁旅中,杜甫也并不总是“天涯涕泪一身遥”,在某种情况下,也常常自我宽慰,如《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来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鸟雀夜各归,中原奋茫茫。
诗人最后自问: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狂夫》抒发的是另一种情怀: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浥红蕖冉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