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传统文学 > 文学常识 >

即次羡闲逸-王维那些“崇禅好道”的好诗

来源:文学常识  时间:2020-02-20 12:29:11

王维(701-761,一作698-795),字摩诘,在《全唐诗》中存诗4卷。崇禅好道,寻求闲适,是王维诗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述这个标题,出自《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莉扉。

雉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次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之一、三联的自然景观,与二、四联之人间亲情,一一相互映衬,辐射出一幅渭川田家的平静和谐景象,诗人想必正在仕途,于是最后唱出: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式微》典出子贡诗传:狄国侵黎,黎侯出逃至卫国,卫侯并不礼待,黎人怨恨,黎大夫遂赋诗:式微式微胡不归!“胡不归”也即为什么不归。诗人显然是在自问。

归去又干什么呢?《归嵩山作》似乎对此作了回答: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清碧的江水两边是蓬松的草木,车马缓缓前行;流水绵绵远去,暮禽纷纷归巢;荒城前临古渡,落霞映红秋山。终于回到了巍峨的中岳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何谓“闭关”?一为信佛者独居一室,闭关静修,至一定期限后方始出来;一为好静,闭门谢客。从王维既崇禅又好静的品性而言,两者或兼而有之吧。

《终南别业》展示的是一幅看似充满闲情逸致的图画: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之第三句“兴来每独往”这个“独”字点出了诗人的个性,独往而漫无边际,沿溪行则直至水穷处,一坐下来就不想再站起而是仰看白云飘升;偶然遇到山里老翁,谈笑风生竞忘了何时还家。多么悠闲自在。不过且慢,“胜事空自知”,诗之第三句中的这个“空”字,隐蔽着诗人心中的另一半:治国方略,唯我自知,但与谁去说!王维与杜甫之一心忧国忧民稍有不同,因为他自陈“中岁颇好道”,清静无为当是他的此生一半之追求。

《鹿柴》与《竹里馆》似乎正是反映了此中微妙。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两首五绝均突出了一个“人”字。

《鹿柴》之首句“空山不见人”这个“空”字用得好,山原本不空,有树有竹,有飞禽走兽,但因为见不到人,就显得空荡荡的了,可是且慢,第二句明明是“但闻人语响”,不错,诗人确是听到了有人在说话•可能还相当亲切或热烈,但只闻人语而不见人影,无疑更增添了诗人的孤寂感,一个“空”字点出了诗人当时心情,可见这五个字是一气贯成,要连起来读。“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何谓“返景”?日将西沉,光返照于东。此时此地,在诗人心目中,连那个落山太阳也显得孤单单的了。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欧洲的巨石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欧洲的巨石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英国伦敦以两约140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小镇附近有一处平坦的高地...

欧洲天主教教堂的历史变迁

欧洲天主教教堂的历史变迁

在各种宗教建筑景观中,天主教的教堂具有特殊地位。这些教堂...

玛雅文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玛雅文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玛雅文明被发现以来,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他们纷纷涌向这片...

玛雅文明较其他古代文明的不同之处

玛雅文明较其他古代文明的不同之处

玛雅文明在16世纪前已走向衰落,接近尾声。西班牙人入侵后又...

玛雅文明的重要遗址--算蒂卡尔

玛雅文明的重要遗址--算蒂卡尔

在玛雅已发现的200多处遗址中,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要算蒂卡尔...

玛雅文明是怎样被发现的

玛雅文明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世界的文明古国大多出现在副热带的干旱地区与温带的森林地...

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

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

虽然金字塔是象征着埃及的古老文明,但其实在埃及的金字塔数...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表达与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