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西南)人。七岁知属文,进士出身,始调校书郎,迁右补阙,进中书侍郎,拜同平章事。
《感遇》:
之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春兰秋桂,诗人将两者置于同一联中,将一年中两个最美节令联系在一起,兰叶的葳蕤,象征着百花齐放的春天,桂华的皎洁,自然使人联想起中秋夜空中一轮圆月,颔联“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充分反映了这既充满生机而又和谐的佳节感。“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似乎只有像诗人这样的“林栖者”坐闻和风送来的幽香,与兰桂彼此相悦。春兰秋桂已成为诗人心目中的知己,而交友亦当交有这样“本心”的知己。尾联“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点出了本诗主旨。芳草佳树其所抒发的“芳…佳”是其本质使然,“美人”折与不折,无伤其大雅,倒是“美人”应有求于芳草佳木。诗人既自视为兰桂的知已,自是亦内含兰桂那样的“本心”,并不企求那个“美人”捧之手上。
此诗以优美的语词与深厚的意蕴相结合,《唐诗三百首》编者将其置于全书之首篇,是极有见地的。其实如兰桂这样芳草佳树,不独“林栖者”闻风坐相悦,亦为世俗所喜爱,笔者老家四明山一带,人们常将兰花从山上移来,虽然花盆是一些旧盆残罐,但同样可以欣赏到其葳蕤兰叶与幽幽芳香;再如桂树,现在城市的居住小区,幢幢屋前栽的几乎多是这类佳木,每临中秋,圆月当空,暗香浮动,若到中午,浓郁的芳香布满大街小巷,另有一种称“四季桂”的更是四季飘香。轻轻吟咏这首《感遇》,如可闻到兰桂之芳香正悠悠袭来。
之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诗之前二联咏江南丹橘,虽经冬犹绿,且硕果累累,并非仅是地气暖,而“自有岁寒心”,与前一首诗同义,皆出于草木之“本心”。由此引发出后三联的感慨。丹橘原本可以招待嘉宾,奈何关山重重;国运之兴衰以及个人之命运在于际遇,并非循环有规律可循。一般皆赞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丹橘经冬犹绿且佳果累累,难道不应受到赞扬?这当是诗人作此诗时的第一感悟。
《折杨柳》: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枚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