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政治的一大特色是废除行之已久的宰相制而实行内阁制。从内阁的职掌来说,它是一种辅助皇帝决策的制度,同时又具有秘书型、顾问型和学术型等多种职能特点。军国大政,悉由票拟(即站在皇帝的角度拟定关于朝廷政事的意见,由皇帝定夺),是内阁政治的主要特点。内阁在其职权的行使过程中,与皇帝、宦官、部院形成三种基本的权力关系。内阁制度是死的,阁臣则是活的,内阁权力的水平与大小,实际上取决于运用这种权力的主体即阁臣的素质、际遇等。有的学者根据阁臣的政绩、为人及其权力水平,把明代内阁分为贤相型,如明初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权相型,如张居正、夏言、徐阶等;奸相型,如严嵩、温体仁、周延儒等;阉相型,即依附于宦官的阁臣,如焦芳、顾秉谦,冯铨等;中材之相型,如胡俨、申时行、杨嗣昌等(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在同一类型中,因人而异,还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层次,如奸相型,严嵩、周延儒可称之为大奸相,而刘吉、万安等则可以称之为小奸相。与严嵩等相比,他们在作恶、专权、贪忮等方面虽有不如,但心术之坏,政纪之差则并无两样,从本质而言,实是一丘之貉。
刘吉,博野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进士及第,历仕英宗、宪宗、孝宗数朝,一直官运亨通。刘吉的为人,一是善于矫情邀宠。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刘吉遭父丧,按封建礼制,他应该告假回乡“丁忧”,但不久,宪宗就下诏“起後”,令其丧服未满就出仕,这种做法称为“夺情”,即为国家大局而牺牲小家利益。此时的刘吉,一方面“三疏恳辞”,希望皇帝能成全他的一片孝心,以求终制;另一方面,又“阴属贵万喜为之地”,即转托人情,说动皇帝慰留,得以不离开内阁大臣的职位。这一着果然奏效,皇帝“不允”,他也就心安理得地“好官我自为之”了(《明史•本传》)。这种“夺情”的把戏,在明代历史上演出过多场,如成化时的李贤,万历时的张居正,崇祯时的杨嗣昌,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其实君臣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
二是顺从君欲,对于“帝失德,无所规正”。宪宗事斋醮、轻内阁,长期不会见大臣。大学士商辂和彭时力请皇帝召大臣议政。及入见,万安又惊慌失措,“顿首呼万岁,欲出”。彭、商不得已,也叩头而出。以至宦官嘲笑说:“若辈尝言不召见;及见,只知呼万岁耳。”时论嘲之为“万岁阁老”(《明史•万安传》)。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至成化二十三年(1487),内阁基本上是为万安、刘翊和刘吉三人把持。“(万)安贪狡,(刘)吉阴刻。(刘)翊稍优,颇善谈论,人目为狂躁”(《明史•刘翊传》)。均为时论所轻。“刘吉嫉害六卿,虽未至如有徐有贞、万安之狠毒,而怙权挟诈,蔽上行私,排抑忠贤,也自来所无者也”(雷礼《内阁行实》卷六《刘吉传》)。由于他们对皇帝失德处,对国家府库空竭、爵赏猥滥的局面无一语救正,所以社会上流传着“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民谣,形象揭露出了他们尸位素餐的腐朽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