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有名的奸相。他是高祖李渊叔伯兄弟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算得上皇族支庶。但关系疏远,其祖父、父亲只出仕过长史、参军一类的官职。林甫自幼就是个纨祷子弟,“年二十尚未读书,在东都(洛阳),好游猎打球,驰逐鹰狗。每于城下槐坛下,骑驴击鞠(古时一种皮球),略无休日。既惫,拾驴,以两手返据地歇”(《逸史》),一副无赖相。然而,他凭借着各种关系网,更由于会钻空子,善看风向,在官场一直扶摇直上,由一名千牛直长(宫廷侍卫),当到一人之下兆民之上的宰相。他的为人,从众人给他取的绰号就可见一般。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云:“李林甫妒贤嫉能,不协群议,每奏御之际,多所陷人,众谓林甫为肉腰刀。又云林甫尝以甘言诱人之过,谮于上前,时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朝中相谓曰:‘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人日憎怨,异口同声。”肉腰刀的绰号,谓其阴险毒辣,杀人而不见血。“甘言如蜜”“而肚中铸剑”,则是成语口蜜腹剑的语源。
李林甫自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起为相,所作所为,《资治通鉴》做了个总结:“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卷二一六)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李林甫的种种罪恶行径,揭露了他的种种鬼蜮伎俩,指明了他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祸害。李林甫之罪恶,借用一句古语,可谓“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让我们沿《通鉴》提示,聊举数例,以见其“肉腰刀”的真切含义。
先说其“媚事左右”。《旧唐书》本传载:“林甫面柔而有狡计……中官(宦家)妃家,皆厚结托,伺上动静,皆预知之,故出言进奏,动必称旨。”甚至皇帝左右的“饔人(厨师)厮养,无不赂之”(《谭宾录》),这些人被李林甫收买后,无不为之尽力。玄宗宠爱武惠妃,林甫通过宦官向惠妃表忠,“愿护寿王(惠妃之子)为万岁计”。惠妃日思夜想的就是使寿王能取代太子(太子瑛为赵丽妃所生),自然对林甫心怀感激。玄宗使中书令萧嵩择相,嵩推荐右丞韩休,玄宗以为然,准备起草诏书。惠妃得知后,把这一宫廷秘密泄露给林甫,并叫林甫告诉韩休,“休既入相,甚德林甫……乃荐林甫堪为宰相,惠妃阴助之,因拜黄门侍郎”(《旧唐书》本传),使林甫进入朝廷上层迈进了关键的一步。
贿赂皇帝身边的人,不仅随时可以获取宫廷秘密,而且皇上左右无不为之唱赞歌,另一面,则要使皇上昕不到任何不利于自己的话,办法是杜绝言路。《通鉴》开元二十四年(736)载: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昕,自专大权,召集诸谏官训导说:“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立于宫门前的仪仗马)?食三品料,一鸣辄去,悔之何及!”补阚杜琏上书言事,第二天就黜为下邦令,逐出京都,从此,谏争之路就断绝了。李林甫不仅要堵塞谏官的言路,还要使普天下之人钳口结舌。天宝六载(747),玄宗欲广求天下之士,命全国士子有精通一艺的都可到京城参加制举(以皇帝名义举行的考试),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就对玄宗说:“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只要派朝廷官员去主持考试即可。这样,玄宗既看不到试卷,更接触不到考生。考试的结果:“无一人及第者”。这在中外考试史上大概是绝无仅有吧!李林甫还上表祝贺说,这是“野无遗贤”(《通鉴》)。著名诗人杜甫和元结都参加了这场考试。五年后,杜甫写了一首《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的诗,对这次考试仍痛心疾首:“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其时李林甫刚死,所以称他为“前(执)政”。清人仇兆鳌说:“‘阴谋’‘忌刻’四字,极尽奸邪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