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英宗于1067年驾崩。传位于太子赵顼,即为神宗皇帝。而此时,建国一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其政治、经济、内政、外交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财政上出现了巨额赤字。“皇祐所入,三千九百万,而费才三之一;治平四千四百万,而费五之一;熙宁五千六十万,而费尽之。”王安石变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自皇祐至熙宁,只有二十来年,北宋朝廷财政收入由3900万增到5060万,增长的速度达12. 6%,这个速度不能算慢。而在这二十年时间里,财政支出却由1300万增加到5060万,增长速度达到38%,比收入增长快了许多。财政收入的增加加重了人民负担,但增加了的财政收入并没有使国家经济有所好转,有许多年份甚至出现了巨额赤字。
而同时,辽、夏两个少数族政权对宋经济也存在严重的威胁。单就岁币一项,数目已很可观。宋辽澶渊之盟规定宋朝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仁宗时又加岁币银绢各十万两匹,给西夏的岁币银绢茶彩共二十五万五千。这些负担都压在了日见紧张的宋财政支出上,加剧了北宋经济的日益贫弱。经济衰微,政治腐败,军备松弛,老百姓负担日益加重,农民起义、反抗此起彼伏,整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便谋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挽救危机。王安石变法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台的。
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结束了16年的地方官生涯,奉召进京,任三司度支判官。这虽不是一个显赫的官职,但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因为这个职位的责任是管理整个大宋朝的财政收支与潜运。
一年后,王安石凭着在地方工作的经验与在中央工作的敏锐洞察力,向仁宗皇帝递交了阐述自己变革主张的洋洋万言《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奏书开篇就分析了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益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常恐天下之久不安”,而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不知法度”。王安石所说的法度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他主张,在“法先王之意”的口号下进行变法革新。
王安石所说的“法先王之意”,并不是复古,而是为了减少变革的阻力,使变革不至于“倾劾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可见王安石已意识到改革将遇到强大的阻力。在《言事书》中王安石也提到理财问题,虽然言论不多,但却立场鲜明:“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但王安石的上书,没有得到仁宗的重视。王安石也感觉到此时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时机尚未到来,于是自愿去地方上做他的小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