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史学参考 >

寇准援而不发立太子

来源:史学参考  时间:2020-02-19 14:55:31

寇准( 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及第。由知县起,历任参知政事、宰相等。以刚直、清正、善断大事而闻于世。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仅19岁的寇准来到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应试,考中进士甲科并取得殿试资格。一试得中,授任为大理寺评事,实任大名府成安县(今河北成安)知县。

寇准在知成安期间,政绩卓著。他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征收赋税和徭役,禁止巧立名目摊派;他不许衙役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并在县衙前张贴布告,上边写清应征对象的姓名、住址。百姓见此,便主动前来缴税和服役。寇准还奖励耕织鼓励壁荒,使成安县境田野垦辟,百姓安居,人民交口称赞。

因政绩卓著,寇准数年间屡屡升迁,后任判吏部东铨。宋太宗在位之际,时常诏命群臣直言极谏。一次,寇准上朝时正逢众官商议与契丹议和之事。他当即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契丹屡屡犯我边疆,只应加派劲兵驻守,不可与之讲和,并将战和的利弊一一列出。此番议论深受太宗赏识,寇准遂被提升为枢密院直学士。

此后,太宗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常常征询寇准的意见,寇准也颇敢直言。一次,寇准奏事,因语言不合,惹得太宗发怒,起身就要退朝,寇准却上前挽住其衣角请太宗坐下,继续劝谏,直到事情决定之后才算结束。太宗息怒以后细思寇准的忠直言行,十分赞赏地说:“朕得寇准,犹如唐太宗得魏徵。”

太宗进入暮年后身患脚疾,十分痛苦,对立太子之事的犹豫不定也使他烦躁不安。冯拯等人上疏,表示请皇帝尽早立太子。太宗不仅驳回奏疏,而且还把这几个大臣贬到了岭南。此后再没有人敢提立太子一事了。

寇准此时也已因事遭贬至青州(今山东益州)。虽然被贬,但太宗仍然信任他,将他召回到京城,等寇准行过参拜之礼后,太宗就继承王位一事征求他的意见。寇准不直接回答太宗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选立太子的原则,即立太子一事不可与妇人、宦官和近臣商量,只要选择符合天下人期望的即可,太宗听罢思之良久,然后屏退左右,对寇准提出襄王元侃这一人选。寇准以“知子莫如父”的说法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督促太宗早下决心。立太子一事就在君臣二人的这次商谈中决定了。太宗了却了一桩心事,淳化五年(994)九月寇准拜为参知政事。

至道元年( 995)八月,宋太宗任襄王元侃为开封府尹,改封寿王,立为皇太子。诏命颁下,太子行告庙礼。还宫路上,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不久,寇准又加官给事中。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是代表该时段中的北方5个政权。可是,当时的南方则出现分...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意欲南下统一中国之时,南方益、荆、扬三...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这段群雄并立,相互征战的历史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曹操南下荆州,促进了孙、刘两家联合对曹。赤壁之战,曹操的...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从占有的地域来说,魏占有全国13个州的9个州,而东吴只占3个,...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过去读诗时,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和羌笛何...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从秦汉开始,首都大多在现今的西安,而后逐渐东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