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谥号是什么意思呢?一句话来解释,谥号带有政治上给某人盖棺论定的性质,给死去的皇帝上谥号就是对其一生所作所为进行一个总的评论。
上谥号所以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人们熟知的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隋炀帝、岳武穆,便是姬昌、姬发、刘邦、杨广、岳飞的谥号。这里特别要强调,谥号是死后才有的,如果错误地以为刘邦、岳飞在世之时便被称作高祖、武穆,那就闹出大笑话了。
谥号之行,始于周代。这有许多文献可证。《礼记•权弓)说:“死谥,周道也。”《周书•谥法解》也说;“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之中,终葬,乃制送谥法。”姬昌谥“文”,姬发谥“武”,是现今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谥号。
为什么要给死去的人一个特别的称呼——谥号呢?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为了避讳(关于避讳,本书另有专论),用谥号代替死者的姓名,避免直呼其名,以表示敬重之意。
二是为了区别生死。活人称名,死者称谥,正如宋人郑模所论:“生有名,死有谥;名乃生者之辨,谥乃死者之辨。”
三是为了对死者的一生作出简明的评价,褒善贬恶,以利后人作为鉴戒。
一般说来,配享谥号的仅限于帝王和高官员爵,平头百姓是没有这个资格的。而帝王将相们生前荣华富贵,活得有滋有味,又不愿死后被人指指戳戳,所以往往对自己死后能得到一个怎样的谥号,极为关注。
这在《左传》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
公元前626年冬十月,楚王熊恽的长子商臣在太傅潘崇的策划下发动政变,向他老子夺权。军队包围了王宫,熊恽见大势已去,明白死到临头,最后再享享福吧。于是向潘崇要求吃了熊掌再死。潘崇不许,强令他自尽。熊恽被吊得只剩下一口气时,忽然想到自己的谥号问题,眼睛直直地盯着潘崇。潘崇等人匆匆决定给他一个恶谥“灵”。
根据谥法,“灵”的意思是“乱而不损”。熊恽听到这一决定,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久久不肯闭限。潘崇见状,动了例隐之心,又决定改谥为“成”。根据谥法,“成”的含义是“安民立政”。熊恽这才安心闭眼,奔黄泉而去。
不管熊恽的政绩能否担当得起“成”的美谥,他希望死后留下一个不坏的名声,表明此人多少还有一点向善的廉耻之心。只有大名鼎鼎的秦始皇瀛政却不管这一套,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废除立谥之制。他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坐稳千秋万代的一姓江山,至于个人身后的名誉善恶,他才不耐烦去花费脑筋。